清清滇黔韵·黔西之旅·百里杜鹃·杜鹃啼时杜鹃开
百里杜鹃花区位于大方、黔西两县交界处,共长50多公里,作环状分布,最宽处5.3公里,最窄处1.2公里,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每当暮春三月,杜鹃花迎风怒放,铺山盖岭,色彩斑斓,姿影绚丽。有的艳若朝霞,有的洁似白雪,有的深红,有的橙黄。大杜鹃花团锦簇,小杜鹃花朵俏丽,花期持续两个月左右,好似给乌蒙山围上了一条彩裙。这一带的杜鹃花之所以叶茂花艳,是因为这里的土地下为煤层,上为酸性土壤,再加上温湿的气候,正适合杜鹃花生长。
伴随着一年又一年的花开花落,这一带流传下来许多有关杜鹃花的传说。人们传说,这里的煤层是两对老夫妇的身体化成的。
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没有煤层,也没有杜鹃花。山这边住着一对彝族夫妇,山那边住着一对苗族夫妇。他们从早到晚,勤劳耕作,希望给人们留下幸福。不料,有一年,发了大水,冲了家园。洪水退后,大地一片荒凉。人们缺吃少穿,也没有燃料。这两对夫妇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到处寻找能燃烧的东西,最后,两对夫妇一起走进一个洞里,一去不复返。后来,人们从这一带挖出能够燃烧的煤。人们感激这两对夫妇,仙女也受到感动,她们从天上撒下无数的杜鹃花向这两对夫妇致意,形成了今天的百里杜鹃。而两对夫妇的子孙们,男的都有煤炭燃烧般火热的心肠,女的都有杜鹃花一样美丽的脸庞。
人们说,杜鹃花是跟杜鹃鸟联系在一起的。杜鹃鸟相传为古蜀帝杜宇之魂所化,又叫杜宇、子规。杜鹃啼声凄苦,嘴里呈鲜红色,被误认为“啼血”。传说,杜鹃鸟啼时,则杜鹃花开。唐以来,有不少诗词吟咏这一景象。在百里杜鹃区,也有这类故事。
花区的黔西县境有一“对嘴岩”,岩石前端像两只鸟的嘴壳子,很亲近地相对着。当地人说,这是两只杜鹃鸟化的。很古以前,这里有两姊妹,她们热爱杜鹃花,精心培育杜鹃花。由于劳累过度,两姊妹很年轻就死了。死后,她俩舍不得离开这里,便化成一对杜鹃鸟在百里花区飞来飞去。它们飞到哪里,就在哪里苦苦地鸣叫,哪里就开出了鲜艳的杜鹃花。后来,两只杜鹃鸟也因辛苦过度啼血过多而死,并化成两块岩石,永远守护着这里的鲜花。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