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瞻远瞩》三国谋略智慧大全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高瞻远瞩》三国谋略智慧大全

法正字孝直,右扶风郡郿县 (今陕西眉县) 人,从小生长在名士官宦之家。祖父法真,少明经学,兼通谶讳,学无常师,注重节操,怀隐士之风,终生不仕,有知人之鉴,名闻遐迩。法正之父法衍,官至司徒掾,廷尉左监。东汉光武以后,改丞相等为三司: 太尉、司徒、司空。司徒为三公之一,职掌民事,掾属三十余人。廷尉为九卿之一,职掌刑狱,官属正、左右监。法正能够 “料世兴衰”,当与这一特殊的家庭出身有关。

汉献帝建安(公元196—219年)初年,全国各地发生饥荒,法正与同郡孟达一起入蜀,投靠刘璋。这种选择,可能是基于自陕西入蜀路途近便,四川僻处西南,远离关中动荡之地,有安全感等考虑。

法正在蜀地滞留了很久一段时间之后,被任命为新都(今四川新都县)县令。后来,法正被召回成都,担任了代理军议校尉一职。军议校尉一职为汉末州牧特置官属,由于汉末社会大乱,汉王朝的刺史制度已蜕变,牧伯之制形成,而且职重位尊,其僚属有长史、司马、东曹、校尉等,军议校尉既参与军事谋议,又有兵权,地位仅次于军议中郎将。只是刘璋懦弱无能,不能知人善任,虚设此职,并没有真正发挥任职者的智谋权略。

法正在军议校尉任上不受重用,同时又遭到侨居蜀地的同郡人的诽谤,说他品行不好。东汉以来,社会崇尚名节,一个人的品行优劣将直接影响其前途和命运。法正处于这种境况之中,自然很不得志。

法正之所以能在后来施展其韬略才华,得力于其知交张松,也得力于日趋复杂的社会形势。担任益州别驾之职的张松,对于刘璋的软弱无能也是洞然于胸的,作为刘璋集团的一个分子,张松深感无所作为的压抑和束缚。自从去荆州见曹操返回,张松审时度势,建议刘璋与曹操断绝关系,寻求与刘备的友好联盟。为了顺利完成这项重要的任务,张松举荐法正担任使者。法正出使回来,向张松称赞刘备具有雄才大略,两人密谋之后,改变政治立场,一致表示愿意协助、拥戴刘备,只是一直没有适当的机会实施这一愿望。在动乱的年代中,一个政治集团最高决策者的修养、水平、志向、目的等等,往往会成为一面无形的旗帜,既可以集中大批优秀的才智之士,去完成大业,也可以使人望而却步,退避三舍,不愿将身家性命托付给败亡之主。

曹操准备派遣将领进攻汉中的张鲁,汉中为益州的北部屏障,一旦曹操攻占汉中,对益州所形成的威胁是十分严重的,为此,刘璋内心震惧。张松看准时机,劝说刘璋迎请刘备入蜀,让刘备来讨伐张鲁,率先占据汉中,这对刘璋来说是水来土挡,借力打力,先发制人,争取主动的韬略,这一韬略的效益也是显而易见的,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刘璋接受张松的对策,再次派法正出使荆州,张松、法正的既定计划,由此便有了实现的可能。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