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远为基:曹丕称帝》三国谋略智慧大全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以远为基: 曹丕称帝》三国谋略智慧大全

左中郎将李伏、太史丞许芝向曹丕上书说:“魏应该取代汉,经过占验河图和纬书,很多事例都证明了这一点。”大臣们因此都上表,劝魏王曹丕遵从上天的意志,顺应官员和百姓的愿望,取代汉朝,登基称帝,曹丕不同意。

十月十三日,汉献帝在高祖庙祭祀祖先,将自己要做的事报告列祖列宗,派代理御史大夫张音带着符节,捧着皇帝玺绶以及诏书,要让位给魏王曹丕。曹丕三次上书推辞,然后在繁阳亭筑起高坛,二十九日,登坛接受皇帝玺绶,取得帝位。燃起大火祭祀天地、山川,更改年号,大赦全国。

十一月初一,曹丕尊奉汉献帝刘协为山阳公,仍然使用汉朝的历法,行皇帝的礼仪、音乐;封他的四个儿子为列侯。曹丕追尊自己的祖父魏太王曹嵩为太皇;父亲魏武王曹操为武皇帝,庙号为太祖;尊奉母亲魏太后卞氏为皇太后。改汉朝封的诸侯王为崇德侯,列侯为关中侯。大臣们封爵、升迁,各有不同。又把相国改称司徒,御史大夫改称司空。山阳公刘协奉献自己的两个女儿给魏文帝曹丕作妃子。

魏文帝曹丕要重新颁布历法,侍中辛毗说:“魏朝遵循虞舜和夏禹一脉相承的继承关系,顺应天命,合于民心;只有商汤、周武王,依靠武力征伐统一全国,才会更改历法。孔子说:‘实行夏朝的历法’,《左传》说:‘夏朝的历法,最符合天地运行的规律,’我们为什么要和它相反呢?”文帝称赞并采纳了辛毗的建议。当时,大臣们都称颂魏朝的功德,贬损汉朝。散骑常侍卫臻却阐述禅让的大义,称赞汉朝的功绩。文帝看了卫臻几次说:“普天下的珍宝,我要和山阳公共同享用。”文帝要追封母亲卞太后的父母,尚书陈群上奏说:“陛下以圣明的德性,顺应天命,创立大业,革除旧制,应该永远成为后代遵从的典范。根据典籍记载,没有分封妇人土地和爵位的制度。记载礼仪的典籍中,只有妇人附从丈夫的爵位。秦朝违背古代的制度,汉朝又继承秦朝的体制,都不符古代君王的法令和经典。”文帝说:“你的看法很对。不要封太后的父母了。”并写下了这一建议,确定为制度,保存在收藏档案的台阁。

文帝对侍中苏则说:“以前攻破酒泉、张掖的时候,西域曾派使臣至敦煌,贡献直径一寸的大珍珠,可否再让他们送来?”苏则回答说:“如果陛下以教化润泽全国,威德远及沙漠,不求珍珠,也会有人送来; 向人要求才得到,已无珍贵可言。”文帝沉默不语。

文帝征召中郎将蒋济为散骑常侍。当时曾有诏书赐给征南将军夏侯尚说:“你是我非常信任的重要将领,特别委以重任,随你作威作福,有杀人和赦免人的特权。”夏侯尚把诏书拿给蒋济看了。蒋济抵达京城,文帝问他有什么见闻,蒋济回答说: “没有什么可称道之处,只听到了亡国之音。”文帝听后很生气,脸上立刻变了颜色,问他为什么这么说。蒋济如实回答说: “ ‘作威作福’,《尚书》中清楚地将它写作诫律。天子无戏言,古人对这一点非常慎重,还请陛下明察!”文帝立即下令追回给夏侯尚的诏书。

文帝要迁徙冀州籍士兵的家属十万户,充实河南郡。当时,天大旱,又闹蝗灾,百姓饥馑,朝廷各部门都认为不可以,而文帝态度却很坚决。侍中辛毗和朝廷大臣请求晋见,文帝知道他们要劝谏,板起面孔等着,大家见他脸色不好,都不敢说话。辛毗说:“陛下要迁徙士兵家属,理由是什么?”曹丕说:“你认为我的作法不对?”辛毗回答说: “确实不对。”文帝说: “我不和你讨论。”辛毗说: “陛下不认为我不成才,所以将我安排在陛下身边,作为咨询的官员,陛下怎么能不和我讨论呢?我的话并非对我个人有什么好处,而是为国家着想,有什么理由对我发脾气呢!”文帝不答,起身要进内室;辛毗在后面赶上,拉住他的衣襟,文帝猛地拽过衣襟,头也不回地走了进去,过了很久,他又出来,对辛毗说:“辛佐治,你把我逼得太急了。”辛毗说: “迁徙民众,既失人心,又缺少粮食,所以我不得不力争。”这样,文帝只迁徙了五万户。文帝曾出外打野鸡取乐,对官员们说:“射野鸡,实在令人高兴!”辛毗对答说:“这对陛下来说,的确是件高兴事;对我们这些臣子,可是件苦差事。”文帝默然无语,以后就很少出来打猎了。

辛毗、卫臻、陈群等智士重视文化传统的力量,将曹魏的统治纳入传统的轨道,以赢得社会舆论的首肯,减少对立面,化解各种阻力。

苏则、蒋济、辛毗深明事理,精通韬略。所上计策以正为本,以远为基。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