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札趣谈·余明善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信札趣谈·余明善

《余明善》:余明善(1916-2005),南京人,长期居津。少年时寓北京,拜高肃然为师,初学《峄山碑》、《张迁碑》、《龙门造像》。20世纪30年代初期,在天津国学研究社从陈翮洲学章草。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天津师范大学图书馆研究员。潜心学术、精谙版本之学,对文字学亦有精到研究。工于书法,篆隶楷行草无一不精,擘窠大字宗法北碑,气势磅礴; 小楷学晋唐,灵动雅致;章草取法晋人之上,融汉隶、魏碑为一体,气息高古,质朴端庄。

“星期六晚来取不误” ——写给作者的信

这是余明善先生上世纪70年代末写给我的一封信。信中所言“属之件星期六晚来取不误”,是说他写给我的那幅章草字条可在周六晚上到他家去取。来信还附有一份他自己用钢笔书写的 《学书简历》,特别提到了他对章草和狂草的理解。

人们一般将草书分为章草、今草、狂草三大类,这不仅仅是三种风格迥异的草书字体,而笔画形制中则明显透露出互相依存、互为补充的承袭脉络。时间上章草产生最早,脱胎于隶书,风格厚重质朴; 今草滥觞于章草,风格潇洒豪放; 狂草形成最晚,风格澎湃激昂。余明善先生自己讲,他的“章草得见于右任藏关中本《急就篇》,狂草得见怀素《四十二章经》及张旭古诗,眼界乃大为扩张”(《学书简历》)。先生还对我说:“研习章草,入门时最好先临写王世镗的 《章草草诀歌》。”他取出 《章草草诀歌》 给我看,颇有感慨。他说:“一代宗师于右任既是享誉海内外的书法大家,又是国民党的元老,以他的身份和秉性,无论是政界还是书坛,他都不会违心地逢迎任何人。但他平生最为服膺的却是比他年长一旬的王世镗。”

王世镗这个人并不是十分有名的人物。此人1868年生于天津一仕宦人家。字鲁生,号积铁老人,幼好学。年十七,为文既能熔铸经史,又精天文、算学,曾在开封大梁书院读书。他精研书法,喜摹 《龙门造像》石刻,尤擅章草。因在科举考试中,其所作策问、条对、天文、算学皆详,竟被疑为 “新党”而遭贬抑。后来他去了陕南,投奔在兴安 (今安康) 为官且又能书善画的从弟王世锳。曾任褒城、西乡、镇巴知事,以后便定居在汉中。于右任与王世镗偶然相识后,对王世镗凝重含蓄、趣韵高古的书风赞叹有加,认为王的章草 “行笔劲健,气势相连”。1933年,王世镗在南京病故后,于右任将其葬在了南京牛首山,与名书家李瑞清 (清道人)的墓地相邻。李是张大千的老师。王是于右任的好友。于为失去他所推崇的知音和挚友深为痛悼,特作挽诗一首:“牛首晴云掩帝京,玉梅庵外万花迎。青山又伴王章武,一代书画两主盟。”章武是天津地域的古称,“王章武”点出了王世镗,也道出了王的家乡——天津。

余明善先生的这番话使我第一次知道了王世镗这个人,也第一次从一位具有真知灼见的书家口中获得研习章草的门径。事隔不久,余先生还书写一条章草,于是便写了这封短信告我去取。按照余先生的指教,我开始临习王世镗的《章草草诀歌》,果然得益匪浅。这封信使我想到,凡书画大家,他们对艺术的感受都不是泛泛而笼统的,只有像余明善这样的老先生才能一语道出如此明确的“行家之言”。

余明善致章用秀信

《章草草诀歌》部分 王世镗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