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错
西汉前期著名政治、经济、军事谋略人物,颖川(今河南禹县)人。年轻时从师张恢学习先秦法家申不害和商鞅的学说,后从师济南伏生学习儒家经典《尚书》。文帝时,曾任太子舍人、门大夫、博士、太子家令、中大夫等职,被誉为“智囊”。景帝时,任过内史(京师长安行政长宫)和御史大夫等职,因实行“削藩策”遭暗算,被景帝错杀。晃错十分重视谋略作用,认为一个君主所以能够留传后世的功业,关键在于通晓“术数”,为君必须懂得怎样统臣下,使群臣“畏服”,懂得如何听奏报,不受欺骗和蒙蔽;懂如何使万民生活安定,使海内民众臣服;懂得怎样使臣、子以忠孝事上,行为规范。所提出的谋略思想是:在政治上主张为君应勤于政务,制定法令、动用民力要合乎民意。对人民所憎恶的,不要强加于人;对人民所向往的,不要强令禁止;对待人民要象对自己一样。为臣的要直言极谏,纠正和补求君主的过失,显扬君主的功德,使君主内无邪恶的行为,外无污浊的名声。针对分封影响王权的局面,力主对犯罪和有过错的诸侯王,削去他们的支郡,加强中央集权。对于如何守卫边防,主张实行移民,采取寓兵于农新政策:1.招募内地百姓到边塞地区,先安家落户,先由政府供给衣食、住房生产工具和耕地,到能自给为止;2.按军事组织编制移民,边生产边练兵,平时耕种,战时出击;3.建筑坚固防御措施。还主张招募生活习俗同匈奴相同的少数民族入伍,利用其长处同汉军共同守边。对于治军则认为武器是否精良、士兵是否会作战、将领是否会用兵、君主是否善择良将是重要的四项原则。在经济上主张重农抑商和入粟受爵,“薄赋敛、广蓄积”和“备水旱”。晁错的政治、经济、军事谋略思想对汉朝的兴旺发达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移民实边、寓兵于农、重农抑商、实行仁治等思想对后世亦有很大影响。著有《论贵粟疏》、《言兵事疏》、《举贤良对策》、《守边劝农疏》等传于今世。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