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城址·濮阳戚城遗址
戚城遗址位于濮阳市区南部,为春秋时期卫国北部的重要城邑,其下叠压的文化层最早可追溯到7000年前的裴李岗文化,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戚城是卫国北部的一个边邑,相传是卫灵公的外孙孔悝的采邑,北依黄河,南与鲁接壤,西与郑毗邻,是春秋时期卫国边陲的军事重镇。因其雄踞古黄河东南岸,与晋国隔河相望,交通发达,水陆俱畅,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成为诸侯争夺的一个战略要地。
戚城是豫北地区保留年代最久、延续时间最长的古代聚落与城池,地下自下而上依次叠压着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以及商、西周、春秋、汉等文化层。该城创建于西周后期,以后历代多有增建。现存东西北三面墙体,残存城墙周长1520m,北墙与东墙保存较好,南墙不存。戚城城墙残存最高处8.3m,最厚处16.5m,城内面积14.4h㎡。经考古钻探发现,现存城址内有城门、宫殿基址、道路、夯土台、水井等遗迹;出土文物有龙山文化鼎、盆、豆等陶器残片,商代灰陶细绳纹鬲、大口尊等陶器残片,马铃和车马器残件以及周代、汉代等不同时期的遗物。遗址东城墙外80m处有一边长25m、高5m的方土丘,系夯筑而成,与早期城址属于同一时代,是当年的会盟台基址。公元前626年~前531年的近一个世纪内,各诸侯国在卫会盟十五次,其中七次会盟于此。
戚城遗址见证了周代卫国的历史变迁及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为我们研究春秋时期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近景(文宣提供)
城墙夯土剖面(文宣提供)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