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建筑·济源阳台宫
阳台宫位于济源市西北王屋乡愚公村,全称大阳台万寿宫,古称阳台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处形似凤身,背依状若凤首的天坛山,下临宛如凤尾的九芝岭,地望恰似“丹凤朝阳”形胜之地,其选址颇具匠心。
阳台宫始建于唐开元十二年(724)。为唐代王屋山道教著名三宫之一,由茅山宗第四代宗师司马承祯奉敕创建,开元十五年落成。唐玄宗御题匾额“廖阳殿”,又命其胞妹玉真公主进王屋山师从司马承祯。北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宋徽宗曾至阳台观,金贞元二年(1154)改观为宫。金正大四年(1227),丘处机弟子王志主持修复阳台宫,复盛一时。终元之世,由全真派十七任掌教大宗师完颜德明主持。元后至元六年(1340)重修玉皇殿。明正德十年(1515)落架大修大罗三境殿。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新建玉皇阁,并把大罗三境殿的木柱抽换为方形浮雕石柱。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乾隆年间、嘉庆六年(1801)均有重修玉皇阁和东王公、西王母二殿的记载。道光二十一年(1841)重修山门。
阳台宫建筑群坐北朝南,依山而建,逐级递升。院落南北长67m,东西宽71m,占地面积4757㎡。建筑依中轴线而建,依次有山门、大罗三境殿、东西廊房、玉皇阁、王母殿、长生殿遗址等。
大罗三境殿保留了宋元时期的诸多营造手法。前檐明间、次间四方柱顶石沿用宋元时代的覆莲式柱础,正脊与垂脊采用瓦条脊式,保持了宋代遗风。殿内柱头两侧以龙首雀替承托大额枋,系明代手法。殿基纵横排列30根方柱顶石。明万历年间石柱分别雕刻云龙、丹凤、瑞禽祥兽、神仙世俗故事,主要有“八仙过海”“风云雷电仙坛”“张良与黄石公”“乘鹤仙人”“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等,均系圆刀手法,属明代石雕艺术珍品。
玉皇阁为河南省最高大的明代歇山式楼阁建筑之一,建筑保存基本完好,正面四柱采用硕大的通长木柱,从第一层直达第三层,柱头前后斜杀,体现了明代建筑手法,为研究明清楼阁式建筑结构体系提供了完整实例。石柱雕刻精美,内容丰富,蕴涵了丰富的艺术和历史文化信息,为研究明代雕刻艺术、风俗民情提供了宝贵的素材。
外景(文宣提供)
大罗三境殿藻井(文宣提供)
大殿(顾馥保提供)
大罗三境殿(杜启明提供)
玉皇阁石雕龙柱(文宣提供)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