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立志的陈景润
1933年5月22日,陈景润出生在的福建省福州市的闽侯镇。当时政治腐败,民不聊生。他的父亲陈元俊是一个邮电局的小职员,父亲想让儿子过得比自己更好一些,于是为儿子取名景润。陈元俊添了个儿子,他的同事都向他贺喜,他却为新添的责任而满腹惆怅。
就这样,小景润在艰苦的环境中一天天长大了。他们家由于人丁众多,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但艰苦的环境也磨炼了小景润的意志,这也为他日后成才打下了基础。
平时,他的妈妈由于担心小景润在外面不安全,因此很少让他单独到外面去玩。有一天,外面的猴戏耍得热闹极了,小景润忍不住闹着要出去看。
“妈妈,我想去看一下猴戏,行吗?”小景润央求道。
妈妈看着小景润企盼的眼神,心想好长时间没让儿子出去散散心了,毕竟儿子还是在玩的年龄,心疼儿子的她这次只好让步。
可是,刚过一会儿,小景润就哭着回来了,还边说:“妈妈,我怕,外面警察在抓人!”
妈妈紧紧搂住被吓得浑身发抖的儿子,眼泪盈眶。
陈景润就是在这种令人心惊胆战惶恐不安的年月里度过了他的童年。他的那种沉静、孤僻的性格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形成的。
转眼间,小景润已经7岁了,到了上学的年龄。在所有的学科中,他对数学特别喜欢。只要遨游在代数、几何、三角的解题过程中,他就能够忘却所有的烦恼。
陈景润平时少言寡语,但他非常勤学好问。为了不影响老师的正常工作时间,他总是利用课下时间或是在放学的路上,边走边向老师请教数学问题。
他自己说:“只要谈论数学,我就会滔滔不绝,不再沉默寡言了。”在一个初春的中午,最后一节课的下课铃声响了,同学们都拥挤着走出教室回家吃饭。陈景润却不紧不慢地走在最后。他从书包里拿出来一本刚从老师那儿借来的参考书,边走边看。
他的眼睛紧盯地在书本上,一刻也舍不得离开,书上的内容紧紧地吸引着他,他什么也顾不上想了。他那神态就像一个饥饿的人扑到面包上一样。就这样,由于他的注意力非常集中,竟然撞到了一棵树上。只听见“哎哟”一声,他还以为撞到别人了呢,连忙道歉,抬头仔细一看,才发现原来是棵树。
“哎,怎么走到这里来了。”他自言自语地说道。然后,他又捧着书本往前走去。
这一幕,恰好被班里的几个调皮鬼看在了眼里。从此,陈景润又多了一则让人取笑的材料。
抗日战争爆发初期,陈景润刚刚升入初中。很多大学也从沦陷区迁到这偏僻的山区来了。大学的教授和讲师也来初中教课,其中有一位数学老师,使陈景润的人生之路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他就是曾经任清华大学航空系主任的沈元老师。这位航空界的泰斗,以他渊博精深的学识、诲人不倦的精神深深地影响着年少的陈景润。
有一次,沈元老师向学生讲了个数学难题,叫“哥德巴赫猜想”,同学们都很感兴趣,教室里像炸开了锅似的,学生们叽叽喳喳地议论起来了。
他最后又说了一句话:“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而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
陈景润听了这句话,不禁为之一震,心想:“‘哥德巴赫猜想’、‘数学皇冠上的明珠’,我能摘下这颗明珠吗?”
从此,陈景润更加热爱数学了。一有时间,他就投入到对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特别是工作以后,他对哥德巴赫猜想更是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1973年2月,陈景润关于“1+2”简化证明的论文终于公开发表了!“陈氏定理”立即轰动了数学界,世人给了他极高的评价。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