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日休《橡媪叹》精选经典唐诗鉴赏
皮日休
深秋橡子熟,散落榛芜冈。伛偻黄发媪,拾之践晨霜。
移时始盈掬,尽日方满筐。几曝复几蒸,用作三冬粮。
山前有熟稻,紫穗袭人香。细获又精舂,粒粒如玉珰。
持之纳于官,私室无仓箱。如何一石余,只作五斗量!
狡吏不畏刑,贪官不避脏。典时作私债,农毕归官仓。
自冬及于春,橡实诳饥肠。吾闻田成子,诈仁犹自王。
吁嗟逢橡媪,不觉泪沾裳。
作者是晚唐现实主义诗人,他写的《正乐府十篇》,揭露了唐末统治阶级的罪恶,描写了农民的悲惨生活。这首《橡媪叹》是其中的第二首,是诗人的代表作。
诗中塑造了一个拾橡子充饥的老妇人(“橡媪”)的形象,并且通过橡子和稻粒的鲜明对比,揭示了当时社会上层的腐败与社会的尖锐矛盾。诗的前12句描写农民种了稻子,获得了丰收,自己却要拾橡子,加工充饥。玉珰,本指玉制的耳坠,这里用以形容米粒饱满洁白。这是为什么呢?中间的12句从三个方面作了回答,一是官家的苛捐杂税太重,“持之纳于官”;二是污吏的盘剥,大斗进、小斗出,“如何一石(dan)余,只作五斗量”;三是贪官挪用公粮放私贷,“典时作私债,农毕归官仓”。因此,农民们只得“自冬及于春,橡实诳饥肠”。淋漓尽致地揭示出当时社会的种种黑暗现实与尖锐对立。末四句,作者以田成子“诈仁”的典故,抒发了自己的愤恨与不平。田成子即田常,春秋时齐国宰相,他为了收买人心、夺取权位,曾小斗购进粮食,又用大斗卖出。后来,他的子孙篡夺了齐国的王位。“不觉泪沾裳”是诗人、也是读者读后的感慨。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