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涧底松》精选经典唐诗鉴赏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白居易《涧底松》精选经典唐鉴赏

白居易

有松百尺大十围,生在涧底寒且卑。

涧深山险人路绝,老死不逢工度之。

天子明堂欠梁木,此求彼有两不知。

谁谕苍苍造物意,但与之材不与地。

金张世禄黄宪贫,牛衣寒贱貂婵贵。

貂婵与牛衣,高下虽有殊;

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

君不见沉沉海底生珊瑚,历历天上种白榆!

此诗下题“念寒隽也”,“寒隽”即寒俊,指出身于社会下层而有才能的知识分子。诗意取自左思《咏史》第二首: “郁郁涧底松……”安史之乱以后,均田制被破坏,庄园经济日趋发展,贵族地主阶层的世族日益扩张,出身于中小地主阶层的寒族受到排挤,才俊之士难于进入仕途。有感于此,诗人写了这首《涧底松》。

诗的首六句写一棵高百尺大十围的生长于“寒且卑”的涧底松树。涧深山险从来没有人来过,到老死也没有丈量过。明堂,古代天子宣明政教举行大典的地方,此处借喻庙堂、朝廷。

接四句顾左右而言他,实则对“贵贱相悬”、“以贱废人”发出指斥:“谁谕苍苍造物意,但与之材不与地。”两句说黄宪空有才能却使金张享受世禄,牛衣的寒贱哪能比貂婵的高贵。两者鲜明对比,恰见出世族与庶族即大地主阶层与中小地主阶层出身的读书人的不公正待遇。从而严正地指斥: “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进而以珊瑚和白榆强调论证了自己的看法。

这是一首“言志”之作,为“寒隽”者立言,反映出他们不能施展政治抱负,往往受到压抑和排挤。他们进入仕途后,因为原来对民间疾苦有一定了解,故能反映一些民情做点有益的事情。所以这首诗在当时有典型性,在以后长期的封建社会也颇足引以为鉴,本是一首说理诗(或称议论诗),但并不枯燥乏味,关键是几乎全篇用比,写来娓娓动人,直不觉其在议论了! “议论须带情韵以行” (《说诗晬语》),正此之谓也,所以它在艺术上也是成功的。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