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古朗月行》精选经典唐诗鉴赏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李白《古朗月行》精选经典唐诗鉴赏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古朗行”,乐府旧题。《乐府诗集》卷65作《朗月行》,以之入《杂曲歌辞》。李白一生与月结下不解之缘。咏月所作,琳琅满目,而这首开篇四句却独具意味,朴实厚重,率真自然。这里的关键在“不识”二字,孩童所见东西不多,从月亮的白和亮,构成天真、稚气的想象基础,不由惊喜地呼出:“白玉盘”!接“又疑”二字甚妙,表现出发育还不完全的理智,已具有一定的判断力,故而生疑。在儿童的心灵(或说脑海)里又产生了另一种幻想:觉得那也许是(瑶台上)神仙的镜子飞挂在青云上! “瑶台”,传说中神仙的居处。这景况出诸李白笔下,正见诗人的童心未泯;而从另方面说,诗人也是另有所寓,非只是驰骋想象和绘景也。接四句所写从古代传说中来。《初学记》卷一引虞喜《安天论》: “俗传月中仙人桂树,今视其初生,见仙人之足渐已形成,桂后生焉。” (此说又见《太平御览》卷四。)传说中的玉兔捣药,并见于傅玄《拟天问》: “月中何有?白兔捣药。”以上八句是对童年的回忆,或说用神话传说、轶闻趣谈,生动地描绘出儿童的心理情态,这里的意象,美丽、纯洁、明净、怡悦、舒畅,“表里俱澄澈”,充满着幸福的憧憬。那么此刻的诗人为何有如此美妙的感觉呢?

转入下半,景况大异,先前的朗月,完全变了样子,“蟾蜍独圆影,大明夜已残。”“蟾蜍”,两栖动物,俗称癞蛤蟆。又,传说蟾食月而有月食。后因用为月的代称。诗故接曰: “大明夜已残。”大明,月也。接二句再用神话传说。《淮南子·本经训》: “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尧乃使羿射,落九日,民赖以安。”诗再云月失去皎洁的光辉,不甚令人欣赏了。“阴精”,指月亮。“沦惑”,沉迷。诗最后以忧伤“摧心肝”结。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