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斧
作者: 李继光 【本书体例】
【原文】:
既破我斧(1),又缺我斨(2)。周公东征(3),四国是皇(4)。哀我人斯(5),亦孔之将(6)!
既破我斧,又缺我錡(7)。周公东征,四国是吪(8)。哀我人斯,亦孔之嘉(9)!
既破我斧,又缺我銶(10)。周公东征。四国是道(11)。哀我人斯,亦孔之休(12)!
【鉴赏】:
本诗在《国风》里就其可知的时代的部分而言,它是早的,当是周成王时的作品。周武王灭掉了商,纣王自焚而死。为了巩固商朝原来统治的地区,武王采用周公提出的方法,封纣王之子武庚为商后,留在商都,而由武王之弟管、蔡叔和霍叔加以监督,称为“三监”。武王死,成王继位,由武王弟周公旦掌管政事,管叔、蔡叔对此不满,散布流言,说周公打算谋害成王,窃取王位。武庚乘机与管、蔡串通,联合了东夷中的徐、奄、尊姑、熊、盈等方国部落,发动了复国战争。周公调动大军,举行第二次东征,经过三年战斗,杀了武庚和管叔,流放了蔡叔,取得了完全的胜利。在班师回朝的时候,士兵们唱出了这首诗。
这场战争对巩固新建的周朝起着十分重大的作用。在历史上,这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正义之战,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说:“美周公伐罪救民也。”这是较准确的。所以这首诗的基调还是赞美多于哀怨,悲壮多于忧伤。有位治《诗经》的专家说:“本诗流露对战争的憎恶。”我觉得似乎言重了一点。
全诗分为三章,首章开门见山,直言其事,纯用赋的手法。“既砍破了我们的斧,又砍破了斨。”使人一下子就想到战斗的激烈,战士们那顽强勇敢的精神也随之跃然纸上。中间两句是对周公东征的赞美,这两句凝重有力。东征的总指挥是周公,(当时成王尚年幼),战士们在几年征战中对自己的将军是熟悉而信赖的,对战争的重要意义也有所了解。由于东征,才匡正四国,这里的匡正含有征服之意,显示了周公东征的威力,事实上周朝统一,人民生活才能安定,平定武庚制造的动乱,给当时人民是办了一件好事,办这件好事也不容易,得有牺牲,有困苦,这一章的最后两句唱出“可怜我们这些士兵呀,还算很坚强。”这两句是悲壮之情的流露,是哀伤之感的宣泄,思绪是颇为复杂的。含有对激烈战斗的回忆,阵亡伙伴的追悼,对战争胜利自己能生还的庆幸等多种感情。
第二章开始两句与首章大致相同,只换了一个字,用“錡”代“斨”,这里是反复咏叹的句式。表示作者感情激动难抑时,往往用此手法。强调战争的激烈,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显示了胜利来之不易。中间两句与首章相比也只换了一个字,用“吪”代“匡”。吪字,字面指变化,实际上含感化之意。这一字之变动,从另一个侧面显示出了周公东征采用了既用武力又用分化利用的策略,因而四国由背叛而迅速顺服了。五、六句洋溢着胜利的喜悦之情。“可怜我们这些士兵,(不死)也是值得庆幸快乐呀!”从这里也可看到人民对周朝统一的支持。
第三章仍用反复咏叹法。首二句用“銶”代“錡”,使人并不产生重复厌倦之感,反使人感到东征之战既激烈而武器装备又多而不凡。从这里也可窥见周公东征的物质基础是雄厚的。中间两句再一次赞美了周公的功绩,东征使四国顺服,人民得以聚敛安定,减少了流离失所之苦。这一句把战争的正义性表现得十分显豁。正因为东征对人民有利,战士们最后唱出了“亦孔之休——我们的运气还是很美好的”。
这首诗是以第一人称面目出现,用铺陈直叙的赋法,真挚朴实地叙述了一件历史大事,显示了诗人的现实主义态度。文字简炼而蕴含富赡,“我”字的频频使用,加上复沓的章句,紧迫的节奏,宛转整饬,与反映的战斗生活合拍,产生了凝重的音乐美和强烈的撼人心弦的艺术感染力。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