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古窑瓷厂》原文、赏析、鉴赏
位于市区西部蟠龙岗,是景德镇市古陶瓷博览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兴建于1979年,占地四十余公顷。内有六组制瓷古作坊(坯房)和一座烧瓷柴窑,均系市区拆迁而来,严格保留原有的结构和特点。每组坯房占地约600平方米,由正间、廒间、泥房和矩形内院组成,各间均向内院敞开,四周砌围护墙。正间囊括了揉泥、做坯、印坯、施釉、刮坯、刻花、彩绘等瓷坯成形的全过程。廒间是存放原料的仓库。泥房为瓷坯泥料陈腐和踩练翻打用房。内院是瓷坯自然干燥的场地,设有晒架场。柴窑又称镇窑,已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窑瓷厂拥有制瓷艺人200余人,生产各类传统瓷和仿古瓷,它完整地保留和继承了明朝以来景德镇的传统手工制瓷技艺,再现了明、清官窑制造皇宫用瓷的全部工艺过程,有“活博物馆”之称。
[现代散文] 瓷器——泥做火烧,充满着神秘色彩。探索一下其中的奥秘,是我多年的宿愿。早已听说景德镇有一古窑瓷厂,采用明清时制作皇宫用瓷的古老工艺烧制各种瓷器,这就使我格外感兴趣,向往已久。
初春,瓷都生机勃勃,明媚的阳光下,一辆轿车载着我在宽阔的瓷都大道上飞驰。突然,小车往右一拐,驶上了一条沙石马路。这条路弯弯曲曲,躺在终年翠绿的林木之中。不一会儿,汽车在一片茶园边拐弯,就在这时,错落有致,鳞次栉比的古建筑,呈现于眼前,给人带来一阵惊喜。这地方就叫蟠龙岗。是古陶博览区所在地。古窑瓷厂作为博览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其东翼。
整个博览区处于青山环抱之中。这里离闹市不远,但树林隔断了现代城市的噪音,所以十分清静。
步入古窑瓷厂,只见洁净的青石路面通往各个景点,游人们似乎被这里安静的气氛所感染,说话的声音也压得很低。
我随着人流进入一制瓷作坊,这种作坊俗称坯房,厂区内6幢坯房排列整齐。它们虽然制作不同品种的瓷坯,但建筑格局一样。坯房内,瓷工们紧张地工作着,配料的、揉泥的、拉坯的、印坯的、刮坯的、彩绘的,各司其职,有条不紊; 一字排开的辘轳车,梁架上的层层瓷坯,呼呼的搅车声,劈劈啪啪揉泥声,把我带回数百年前的古镇,古书上记载的制瓷场景就在眼前。
坯房为一座向里开敞的四合院。工作间座北朝南,采光充足;原料仓库座南朝北,井然有序;泥房座西朝东,清洁阴凉。中间是晒架场,晒架上正晾晒着刚拉制出来的湿坯和其他需要进一步加工的半成坯。听介绍,这晒架塘作用不小,干燥季节,塘内水分蒸发加快,可调节坯体干燥速度,有利于保证成瓷质量。塘周围排满了泥桶。这就是制瓷原料的精制工具,瓷坯制作的第一道工序就从这里开始。一瓷工正在配料,他按比例将原料放入泥桶内,底下,然后将泥浆水舀入另一泥桶……这一工序是保证瓷器质量的必要步骤。
瓷坯制作的大部分工序是在辘轳车上完成的,车盘转动全靠瓷工用搅车棍拨动。瓷工盘坐其上,使劲搅动数圈,车盘快速转动,此时他们就做坯或修坯。车盘转速逐步变慢,慢到不能进行作业时,瓷工又使劲搅几圈。就这样,靠车的惯性,完成瓷坯制作的各道工序。道地的古代作业!没有马达声,更没有机械的噪音,紧张、和谐而又安静。
做坯工人的动作吸引着许多游客的目光和摄影镜头。一位年轻的师傅把一团泥料往车头上一放,然后双手相捋,随着车盘的转动,不到半分钟,一个碗的雏坯就在他灵巧的双手中出现。这就叫拉坯。碗是这样拉制出来。瓶、罐、缸等也是这样拉制出来的。难怪有人说:“拉坯师傅的双手是万能模具。”
经过若干工序后,一只只规整的碗坯流送到彩绘工人的工作台上。这里有四位年轻女工正在坯上绘制青花,她们右手操着一支特殊的毛笔,笔尖很细,但笔头是鼓鼓的,饱蘸着青花料。只见碗坯在她们左手中迅速转动,右手下笔潇洒自如,轻重粗细恰到好处,速度之快令人眼花缭乱。十几秒钟,碗坯上出现了匀称、豪放、带有抽象色彩的茶花。参观者不由自主地发出一声声赞叹。
从坯房出来,看到一位工人用竹架子挑着满满一架坯往窑房走去,还有一位工人双肩各放一块长条木板,木板上白坯整齐地摆放着,他们腰身扭动,健步如飞,但坯在木板上却如磁石吸住一般,稳稳立着。这也是古窑的一奇!我从心底里钦佩师傅们的技巧。
柴窑,外表古朴,烟囱直插蓝天。奇怪的是烟囱顶部不是园形,而是钢笔尖形。至于为什么,据说热工专家还正在研究、探索。窑门口有一个庞大的松柴垛,堆成金字塔形,成为又一特殊景观。这些松柴就是用于锻烧瓷器的。
进到窑房内,正遇窑工们满窑,即将装有瓷坯的匣钵放入窑内。但见二十余名工人在紧张地工作着,他们动作麻利,配合默契。窑工告诉我,要装满全窑,大约需8小时。然后封上窑门,点火锻烧,需延续24小时。接着熄火冷却,至少一昼夜以上。此后,可从窑内取出烧成的各种瓷器。开窑往往是激动人心的时刻,进窑一色,出窑万彩,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成功的喜悦是令人陶醉的。
在同一窑炉内要同时烧出十余吨各色瓷器,其工艺之复杂是可想见的。但自古至今,这种窑炉从不使用什么测试仪器,没有任何设备帮助工人控制锻烧过程。直至本世纪六十年代初,照明还是用煤油灯。可谓土味十足。用柴窑烧瓷器,靠的是工人们的实践经验,严密的劳动组合和精细的分工。全窑有一位技术总管,称之为把桩师傅。他是全部烧瓷工艺的总设计师和实施负责人。窑位如何安排,瓷坯如何配备,松柴的干湿,天气情况,加柴何时须急,何时须缓,等等,都在把桩师傅头脑中装着。待到瓷器烧至将熟而又未熟之时,何时停火最佳,这一决定成败的问题,更是由把桩师傅一锤定音。烧炼时间过头,瓷器会发黄,甚至会出现倒窑(窑内装坯的匣钵烧倒塌)。火候不到,瓷器又未烧熟。总之,过与不足都烧不出精美的瓷器。而这关键时刻,把桩师傅是如何判定该烧、该停的呢?他除了从窑的望火口观看火焰颜色外,还借助于唾沫,向窑棚望火口吐适量唾沫,根据唾沫在火中的瞬间变化情况,来作出判断。
古窑瓷厂一游,真叫我茅塞顿开,那古建筑,那奇妙的手工制瓷工艺,使我永远难以忘怀,其中的许多奥秘还不是粗略的一游所能完全弄明白的,期待着下次再来。
(于辉)
(学真 整理)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