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描写《湖北省·武当山》古诗词赏析大全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关于描写《湖北省·武当山》古诗词赏析大全

武当山,又名太和山,是我国道教名山,位于湖北省均县境内,方圆400公里,中有72峰、24涧、11洞、3潭、9泉、10池等风景胜迹,高险幽深,气势磅礴,被誉为“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犹如金铸玉琢的宝柱,拔地而起,峰顶的 “金殿”,即金顶,更是武当山的精华。自周康王以后的几千年来,武当山一直是我国宗教活动的胜地,东汉末年,道教诞生以后,武当山被尊为“仙山”、“道山”,主要供奉 “玄天真武大帝” (亦称真武神),《太和山志》说: 武当之意是“非真武不足当之”。唐代,武当山被列为72福地,开始大规模营建道观庙宇,宋元各代也不断修建,而明成祖朱棣是历代营建武当山最得力的一个皇帝,永乐十年(1412年)至二十二年,每日役使军民工匠30万人,武当山现存的宏伟壮丽的古建筑物,大多是那个时候留下来的,例如今日武当山最完整的宫殿——紫霄宫,元和观,太和宫,以及天柱峰的紫金城和名闻中外的金殿等。武当山又是武当拳术的发源地,这种拳法,以养炼功、防身保健为宗旨,具有以柔克刚的特点,饮誉海内外。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赞誉武当山 “山峦清秀,风光幽奇”,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更认为 “山之胜,既以甲天下。” 宋代大书法家米芾亲笔写下的“第一山”三字碑,至今仍在元和观门口。



混沌初分有此岩,此岩高耸太和山。

面朝大顶峰千丈,背涌甘泉水一湾。

灵源仙洞三方绕,古桧苍松四面环。

谷口仙禽常唤语,山巅神兽任跻攀。

此是高僧成道处,故留踪迹在人间。

古来多少神仙侣,为爱名山去复还。



[诗名] 赞太和山南岩

[作者] 吕岩,此诗为南岩山碑刻,保存至今。

[注释] ●南岩:是武当山36岩中风景最美的一岩。据《大岳太和山志》记载,唐宋时即有道士在此修炼。元代至元二十二年至泰定五年(1285—1323年),元朝皇帝在此大兴土木,修造宫殿,共建屋宇640间,并取名为 “天乙真庆万寿宫”,明永乐年间大部毁于火灾。现在岩壁悬崖上壮观的石殿,只是此宫残存的一小部分,但从此殿也可见当年规模之大。●浑沌:古人想象中世界开辟前的一片苍茫、清浊不分的状态。●面朝句:说南岩峰顶倾向武当山主峰天柱峰,好像向它朝拜似的。●背涌句:说南岩背后甘泉涌流,形成一湾清水。●灵源:指山泉。●仙禽: 指山上的禽鸟。●神兽: 指山上的猿猴。●高僧、踪迹: 传说净乐国太子真武是在这里的飞升岩成仙的。●神仙侣:指修道求仙者。●去复还: 谓多次来武当山朝拜。



雪树生香满佩巾,紫霄最上集仙真。

苔荒鹤迹浑元路,花暗笛声不见人。

瑶圃月寒通白晓,丹台云暖驻长春。

莫教流水山前去,恐似桃源客问津。



[诗名] 太和山



武当山 (南岩宫)



[作者] 虞集

[注释] ●雪树二句:说武当山紫霄宫处,花木飘香,居住着许多头戴佩巾的道人。佩巾,道士佩戴的一种头巾。仙真,仙人,这里指道人。●苔荒二句:说山上苔藓遍布,人迹罕至,只有鹤迹,使人辨不清哪儿是道路; 风儿传来竹笛悠扬的乐音,却不知道吹笛人在花丛何处。●瑶圃、丹台:瑶圃,古人想象中仙人居住的地方,此指武当山佳境;丹台,仙人炼丹处,此亦泛指武当山佳境。●莫教二句:说不要让武当山的泉水流到山外去,以免招来武陵渔人那样的客人,打扰这桃花源似的太和仙境的幽静。问津,问路。



始入南天路,还知别有天。

仙宫悬石壁,道室插云巅。

丹壑闻清籁,青松记昔年。

飞升台尚在,欲结愧无缘。



[诗名] 南岩宫

[作者] 戴时宗,明代长泰 (今福建南部)人,字宗道,正德年间进士,历官吏部主事、文选郎中、左佥都刺史等,嘉靖年间,曾任郧阳抚治。

[注释] ●南岩宫:即元代所建的“天乙真庆宫”,也称南岩石殿,石殿建在南岩的悬崖绝壁上,站在殿前廊道,抬头仰望,危崖摩天,高不见顶; 凭栏俯视,绝涧千丈,深不可测,令人惊心动魄。游客至此真有 “仙山楼阁”、“琼台玉宇”和“横空出世,玄妙超然”之感。●别有天:别有一番天地,另有一种境界。●仙宫:指南岩宫。●道室:指南岩峰巅处的道观建筑。●清籁:宫殿中祭祀神灵时清妙的音乐。●飞升台:位于南岩石殿右侧不远,传说是真武舍身成仙的地方。●欲结句:写作者来此绝境,出世超俗之念油然而生,却又自愧无缘与神仙遇合。



三十六岩何者奇,南岩岩壑多幽姿。

飞空欲作翔鸾舞,跨涧真看渴虎垂。

树杪回栏时隐见,云中栈阁故参差。

归旌欲问来时路,洞口云深已不知。



[诗名] 南岩宫

[作者] 章焕,字茂宪,明代吴县人,嘉靖年间进士,官至都御史。他曾在郧阳、襄阳作地方长官,为政清廉,工诗善文。

[注释] ●三十六岩:传说武当山有36岩。这两句说:36岩中哪一处风景最为奇绝?南岩处的峰峦和山谷是最为隐秘和雅奇的。●飞空二句:这两句写作者站在飞身岩处的所感所见。飞身岩位于南岩石殿右下方,相传是真武舍身成仙的地方。这里危崖突兀,下临万丈深渊,大有鸾鸟飞空之势;凭高俯视,下涧饮水的走兽在峭壁上攀扶,如同垂挂着一般。鸾,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涧: 这里指飞身岩下大青羊涧。●树杪二句:这两句说,在林木的梢头,曲折的栏杆时隐时现;在云雾之中,高高耸起的楼台参差不齐。●归旌二句:写南岩洞口浓云腾聚,以致于使游者认不清归路。



峭壁中天翠展旗,琼台叠垒紫虹霓。

金光殿阁明霞灿,瑞气峰峦邃汉移。

六月杉松深带雪,千年芝草净依池。

忽闻仙乐从空下,恍觉身游玉帝墀。



[诗名] 紫霄宫

[作者] 汪大受,明代诗人,生平未详。

[注释] ●紫霄宫:是武当山保存最好,也是最壮观的明代宫殿式建筑,建于明永乐十一年。明成祖赐额“太乙紫霄宫”。紫霄,本指仙气弥漫的天空。此宫层层崇台,依山迭砌,殿堂楼宇,鳞次栉比,据记载,此宫初建时有房屋860多间,可见其规模之宏大。正殿,紫霄殿供玉皇、灵官诸神,勇武庄严,形象逼真,殿前平台宽阔,雕栏重绕,甚为雄伟壮丽。殿内还有永乐皇帝亲手所书“紫霄福地”额坊。整个紫霄宫威严肃穆,使人观之心驰神往。●翠展旗: 紫霄宫背依展旗峰,林木苍翠,故称。●忽闻句:置身宫中,闻听紫霄殿道士们礼拜时钟鼓丝竹之声,宛如仙乐从天空下。●玉帝墀:紫霄殿供玉帝,而玉帝宫殿前的阶上地为墀,常称丹墀,此句是说作者仿佛身游天宫一般。



天作旗峰映翠微,丹岩空壑尚依依。

树临紫气乘牛过,路入青霄看鸟飞。

仙乐忽从天外传,岭云尽向洞中归。

羡门久订餐霞约,直入玄关与世违。



[诗名] 紫霄宫

[作者] 张维,字叔维,明代常熟 (今江苏省常熟市)人。隐居西湖,自号西泠寓客。善作山水画,诗也写得很好。

[注释] ●旗峰:展旗峰。紫霄大殿后的苍郁的山峦犹如一面迎风招展的大旗,故名。翠微,山气青翠的样子。●依依: 留恋不忍离去的样子。●紫气: 吉祥的气。●乘牛过: 传说古时候老子出函谷关,关令尹喜见有紫气从东而来,知道将有圣人过关,不久,果然老子骑着青牛前来,关令尹喜便请他写了 《道德经》。“树临紫气乘牛过”就是用的这个典故。这里作者以老子自喻。●岭云句: 山间云雾翻滚,尽向洞中涌去。展旗峰下距紫霄殿三四百米处有一天然石洞,名叫太子岩,林茂雾浓,给人以吞吐云雾的感觉。●羡门: 传说中的仙人,这里是作者自喻。●餐霞约:指朝拜武当山的约定。●玄关:佛家指入道之门,这里指紫霄宫。这两句说:我早就有朝拜真武大帝的打算,今天直上紫霄,犹如置身仙景,与尘世隔绝了似的。



紫霄宫



名山万仞路崚嶒,渺渺天穹一柱擎。

见说王储来辟谷,曾闻君主欲存形。

白云出没群峰静,奇石纵横百涧萦。

到此欲穷千里目,一凌金顶便身轻。



[诗名] 登武当

[作者] 吴丈蜀

[注释] ●王储:古时称太子为王储。传说在武当得道的是西方净乐国太子,后成为武当山奉祀的真武神。●君主: 传说金顶的真武帝君的铜像是按照明成祖朱棣的旨意,仿照他的形象铸制。



七十二峰第一峰,金顶唤天天重重。

风说日照光讯好,电传银河大潮声。



[诗名] 登武当金顶

[作者] 骆文

[注释] ●第一峰:指武当山天柱峰,其峰顶为金顶。



常怀山水趣,冒雨武当游。

众岭看难见,千溪响不休。

浓云随客走,骤雨贴身流。

胜地多奇景,朦胧任探幽。



[诗名] 雨中游武当

[作者] 金道炎

一阁悬空,展翅入霄汉。深涧万仞人惊叹,飞云起,恰似腾蛟走凤; 望林海,犹如狂涛拍岸。

苔生龙头香,尘封后殿,烟锁飞升岩中暗。绰约梳妆台,倩影双双,幽径处,笑语串串。未餐尽,这千盅秀色,金顶钟声频唤。

[词名] 洞中仙·登武当南岩

[作者] 刘鸣冈

[注释] ●一阁:指南岩宫“石殿”,宫殿均修筑在悬崖绝壁之上,下临万丈绝涧,是武当山险绝之处。●龙头香:为南岩宫石殿向崖壁外伸出一个龙头石柱,石柱头上有点香的凹坑。信徒们常爬上石柱点香,但稍一不慎,就有跌入深涧、粉身碎骨之险。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