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虎丘山寺·宋·王禹偁》原文与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宋·王禹偁

藓墙围着碧孱颜, 曾是当年海涌山。

尽把好峰藏寺里, 不教幽境落人间。

剑池草色经冬在, 石座苔花自古斑。

珍重晋朝吾祖宅, 一回来此便忘还。

与梅尧臣《东溪》、《鲁山山行》、林逋《山园小梅》等诗相比,王禹偁的这首《游虎丘山寺》并非寄情山水式的记游诗。从风格上看,它不似一般山水游记的恬静、淡远,“有用意”,而显得遒劲有力,思绪较沉重。从内容上看,有记游之外,王禹偁更有一层凭吊珍重的情感充溢诗中。因此,我们说,此诗的侧重点与其说是记“游”,不如说是借景抒情,抚今思昔。

诗作首句:“藓墙围着碧孱颜”,青山藓墙,一片和谐。且墙已成为“藓墙”,足见虎丘山景色之古,而“碧孱颜”,山青苔碧,又见得景色之新,于是古朴庄严同一派生机融为一体,青青欲滴与奇峰兀起融为一体,作者一下子抓住了虎丘山寺的重要特征,一落笔便给出了不同凡响的色彩感与氛围感。下一句笔锋一转解释道:“曾是当年海涌山。”告诉人们:这雄奇峭拔的景物早有来历,这就是容纳了吴王遗容的赫赫有名的海涌山。说明地灵人杰,尤其值得一吊,值得一游。

下面两句以拟人手法概括山寺特色:“尽把好峰藏寺里,不教幽境落人间。”景以奇为贵,这虎丘山似乎也有灵性,深知不能轻易将好景示人的道理,于是好峰尽藏寺内,让凡俗夫子无处得见。为何“不教幽境落人间”?是浑浊的人间世不配与仙山幽景为伍?还是虎丘山寺早已历尽人间风风雨雨、超凡拔俗、不再涉足人间苦海?作者若联及自己的身世,大概亦不无洁身自好的深意。

颈联是“幽境”的具体描写:“剑池草色经冬在,石座苔花自古斑”,吴王磨剑之处,壁立千仞,春草繁茂,虽经冬压霜欺而颜色不改。晋代高僧讲学之处依然象当年一样苔花斑斑驳驳,古朴典雅。

至此,诗人融汇古今,诗中涌流着一股肃穆的激情和“述往事思来者”的慨叹。为什么诗人如此动情呢?尾联揭出了谜底:“珍重晋朝吾祖宅,一回来此便忘还”。原来,这虎丘山曾是作者祖先王坦之居住过的地方,而王坦之当年官至中书令,德高望重,曾为治理国家建功立业。作为一心继承祖业,多次直言进谏的作者说来,身临虎丘山,虑及一生遭际,怎能不感慨万千,流连忘返呢?

诗作题为《游虎丘山寺》,而从历史角度切入,在描绘虎丘山寺的风物景致的同时,隐含自己的身世和家世,用一种沉重的历史感增加了诗作的厚度,使此游记与一般的游山玩水的记载迥然不同。作者写诗宗法杜甫白居易,风格简古淡雅,此诗亦可略见一斑。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