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出北郭门行
驾出北郭门,马樊不肯驰(1)。下车步踟蹰,仰折枯杨枝。顾闻丘林中,噭噭有悲啼(2)。借问啼者出,“何为乃如斯。”“亲母舍我殁(3),后母憎孤儿。饥寒无食衣,举动鞭捶施(4)。骨消肌肉尽,体若枯树皮。藏我空室中,父还不能知。上冢察故处(5),存亡永别离。亲母何可见,泪下声正嘶。弃我于此间,穷厄岂有赀(6)?”传告后代人,以此为明规(7)。
【译诗】驾车出了北门外,马因负重不肯前驰。下车犹豫徘徊不前走,抬手折下枯杨枝。回头听见丘林之中,传来噭噭的悲啼。借问啼哭的人,“为什么你这样伤悲?”“亲母舍异我离开人世,后母很憎恶我这孤儿。挨饿受冻缺衣少食,动不动就挥动木棍子。骨头消减肌肉殆尽,身体就像枯树干皮。把我藏在空屋子中,父亲回来也不能晓知。上墓地察寻生母的坟茔,母子一存一亡永分离。亲生的母亲怎可见到,泪水涕流声音哑嘶。舍弃我在这里,穷困哪有限止?”记下它传给后代人,以它作为教训戒规。
【解析】本诗记叙了一个受后母虐待的孤儿的悲惨遭遇,深深地表达了作者对孤儿不幸遭遇的同情与怜悯,同时有力地鞭挞了迫害者的无情无义的不仁行为。诗的一开头,作者借交代自己出行的一个小小细节“马樊不肯驰。下车步踟蹰,仰折枯杨枝”为本诗制造出一种抑郁、愁闷、悲切的氛围,引出了要叙述的故事,自然合理。正因踟蹰折枝,才不自觉地听到丘林中“噭噭有悲啼”。用借问作承接,以与孤儿答问的形式,铺叙了他悲哭的因由,这是全诗的重点:亲母死后,后母憎恶,致使他饥寒交迫,挨打受骂,才出现了肌肤皆枯的惨象。他不但失去了母爱,苦遭折磨,连父爱的温暖也一点儿也得不到了:“藏我空屋中,父还不能知。”虚伪的后母奸诈已极,背着父亲虐待孤儿,越发使孤儿想念生母,因此才到茔地。他悲愤欲绝,涕泗滂沱,声音都哭哑了。“弃我于此间,穷厄岂有赀”?更是字字血声声泪的悲愤呼号——死难,活更难!实际上,这是对那个战乱社会的控诉与抗争。孤儿的悲愤而凄切的诉说,打动了诗人的同情心,因此,诗人满怀怜爱、同情之心,引申开去,告诫世人不可如此虐待孤儿。本诗没直接写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灾难,而是在人们家庭生活中,撷取了一个小小的侧面,以家庭悲剧之小,见社会惨痛之大。生动地反映了动荡年代的人民真实生活和时代特征,可谓匠心独运。另外,作者把叙事与抒情融为一体,以鲜明的艺术形象、凄冷的场景,增强了诗的艺术感染力。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