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继芳《农桑》古诗赏析与原文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朱继芳

客户耕田主户收,螟蝗水旱百般忧。

及秋幸有黄云割,债主相煎不自由。

这首诗写于作者做龙寻县令时。五代时有位“颜长官”做龙寻县令,关心民瘼,曾作诗百首,“皆道民疾苦皇皇不给之状”(朱继芳《和颜长官百咏》序)。至朱继芳做龙寻县令,乃依次和诗百首,侧重反映民生疾苦,揭露当时阶级剥削与压迫的社会现实。《农桑》就是其中之一。

《农桑》所反映的是当时“客户”(佃农)被“主户”(地主)、债主剥削压迫的残酷现实。诗的首句是写“主户”剥削“客户”的残酷性。宋代的农村户籍分主户与客户。主户占有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列入户籍;客户则依附于主户,租佃主户的土地,辛苦耕种,有所收获,则全部被主户“收”归己有,坐享其成。诗人用一“耕”一“收”客观而准确地揭示了他们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这是一种残酷的封建剥削关系,而客户的生活苦难,虽不着一字,却尽在句中。次句特出一笔,写在灾荒之年客户生活与精神上的痛苦,“百般忧”三字中,包含了客户的无数血泪,而其债台高筑,亦暗伏句中。故三、四两句便写到了“债主相煎”。“及秋幸有黄云割”,是故作波澜之笔。“黄云”,指秋季稻谷成熟,遍地金黄如云,这种幸而得之的丰收景象,自然是客户的喜事(从一个“幸”字里可以看到客户的喜悦)。但收割未毕,“债主相煎不自由”的苦难却又临头了,客户虽有“黄云”铺地,到头来还是一无所有。这种情况,与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所说“半偿私债半输官”相似。

这首诗的最大优点是诗人继承了我国古代现实主义的诗歌传统,忠实、客观地反映了当时剥削与被剥削的社会现实,揭示了我国封建社会普遍存在的主体矛盾,从中也可以体会到诗人对剥削者的憎恶与对被剥削者的同情,使人一读而三太息。再者,全诗在用笔方面虽然不乏机巧,但总的风格是质朴甚至是朴拙的,尤其是它的语言,皆是当时的大白话。写人民大众的生活,用人民大众的语言,表里一致,相得益彰,诗的形式与内容得到了和谐统一。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