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光宪·浣溪沙》花间词原文|鉴赏|赏析|注释|评点
其一
蓼岸风多橘柚香
①,江边一望楚天长
②,片帆烟际闪孤光
③。目送征鸿飞杳杳
④,思随流水去茫茫,兰红波碧忆潇湘
⑤。
【注释】①蓼岸:长满水蓼的江岸。蓼,植物名,一生或多年生草本,有水蓼、红蓼、刺蓼多种。柚:果木名。②楚天:古代长江中下游一带属楚国,故用以泛指南方的天空。③片帆:一片船帆,代指孤舟、一只船。烟际:云烟迷茫之处。④征鸿:即征雁,迁徙的雁。杳杳:幽远貌。⑤兰红波碧:兰草开出红花,波浪清碧无垠。兰,即兰草。又有红兰,为兰草的一种,开红色小花。江淹《
别赋》:“见红兰之受露。”此处即指红兰。
【评点】这是一首送别词,作者从送行者的角度抒写离别,因独特的风情别具一格。
上片写送别时的景象。首句写近处,蓼花绕岸,清风送来阵阵橘柚之香,这是一幅典型的南国风光。第二句写远处,楚天空阔。作者的目光从下而上扫过,最后落在平视的远处,即第三句所写云烟深处一片孤帆。这一景物揭示了送别的题旨,而行人的征帆已入烟际,极目望去,送别的深情不言而喻。可见上片写景,景中含情。尤其末句,深得后人赞誉,陈廷焯曾两次赞道:“‘片帆’ 七字,压遍古今词人。”“‘闪孤光’三字警绝,无一字不为炼,绝唱也。”(《白雨斋词评》)王国维在《张中丞词辑本跋语》中也深许具“无有境界也”。
下片写送别之情,但仍不离眼前景象,可谓情中有景。一、二句出以对偶,上句仍从空中作眼,写目光随征鸿远去,下句则由水上入笔,写思绪随流水,故“目送”、“思随”都表达了依依不舍之友情。末句以景结情,写送别的时间、景物。其“忆”字是写铭记景物,实则也是写铭记别情,但其婉转曲折之妙,非直达可比,其妙处,《栩庄漫记》评:“‘兰红波碧’ 四字,唯潇湘足以当之,他处移用不得,可谓善于设色。”
词作的构思,可与李白名作《送孟浩然之广陵》并驾,而景物的清丽,词作显然尚有独胜之处。
其二
桃杏风香帘幕闲
①,谢家门户约花关
②,画梁幽语燕初还
③。绣阁数行题了壁,晓屏一枕酒醒山
④,却疑身是梦魂间!
【注释】①杏:《阳春集》作“李”。风香:风中送香。《阳春集》作“相逢”。闲:悠闲。一本作“间”。②谢家:即谢娘家。约花关:将花关于院内。约,收束。③幽语:私语。④山:山枕,枕头。
【评点】这首词描写主人公在妓家醉酒的兴致欢情。
上片写在女子家所见,桃杏风香,梁燕呢喃,繁花争艳,都是美好生活的陪衬,点染了欢乐环境。
下片写在绣阁上所为,即兴题诗,酌酒言欢,酒后沉睡,以致一觉醒来,天色将晓。但仍迷迷糊糊,疑身尚在梦境中。
全篇写在妓家的情景,描写有度,文笔疏朗,意境清奇,未见鄙俗之语,故亦可读。
其三
花渐凋疏不耐风
①,画帘垂地晚堂空,堕阶萦藓舞愁红
②。腻粉半沾金靥子
③,残香犹暖绣熏笼,蕙心无处与人同
④。
【注释】①不耐风:即经不住风吹。汤显祖谓“不耐风”是创造新的词句。②“堕阶”句:落花片片,似含愁飘舞,落于阶前的苔藓上。愁红,指落花。③“腻粉”句:涂着脂粉的脸上还沾着黄星靥。金靥子,即黄星靥,古代妇女面部妆饰。④蕙心:既指落花之心,又指闺人之心,双关。鲍照《芜城赋》:“东都妙姬,南国佳人,蕙心纨质,玉貌绛唇。”蕙,香草,此喻人心。
【评点】这首词写女主人公暮春时节自伤迟暮。
上片写落花的景象,花影稀疏,风吹残片,纷坠阶庭。“舞愁红”,写落花纷飞之状,带有感情色彩。此时,更觉空堂寂寞了。
下片写观花之人,具有美人迟暮之感。她面饰不整,半着金靥,留着残妆,黄香尚暖。她的心中别有一股滋味,是人们难以理解的。“蕙心无处与人同”一句,虽伤美人迟暮,却蕙心独守,寄慨颇深,虽深于情却不能道也。
其四
揽镜无言泪欲流
①,凝情半日懒梳头,一庭疏雨湿春愁
②。杨柳只知伤怨别,杏花应倍损娇羞,泪沾魂断轸离忧
③。
【注释】①揽镜:拿镜子。②湿春愁:意思是雨使春愁更浓,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感情联写,汤显祖评为“创新语”。③轸:悲痛。《楚辞·九章·
哀郢》:“出国门而轸怀兮,甲之朝吾以行。”
【评点】这首小令写女子的春愁。
上片前二句写动作情态,揽镜欲妆而终罢妆,无言欲泪而终久久凝情。重重心事,无限苦衷,尽在其中。第三句,“一庭疏雨”是景,“春愁”点题,是情之所在。而一个“湿”字,将二者关联在一起,情景交融,含思绵渺,被誉为“集中创语之秀句”。(汤显祖评本《
花间集》卷三)从事理上讲,雨怎么能湿春愁呢?然其妙正在于此句,它将春愁具体化了,如茫茫一片经雨而湿。
下片“杨柳”二句,意思是说这些无情之物,尚能有情,杨柳知道伤离别,杏花可以证实她的娇颜因相思而渐损。结尾一句,由物及己,更想到忧伤难言,泪沾衣襟。
其五
半踏长裾宛约行
①,晚帘疏处见分明,此时堪恨昧平生
②! 早是消魂残烛影,更愁闻着品弦声
③,杳无消息若为情
④。
【注释】①半踏:小步走。裾:衣服的前襟,也称大襟。辛延年《羽林郎》:“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宛约:婉约,柔美的样子。②昧平生:意思是素不相识无法向所爱之人表示情怀。昧,暧昧。③品弦声:演奏弦乐的声音。品,弹奏、品尝。④若为情:如何能动情,或难以为情。若为,何为,怎为。谢灵运《东阳溪中赠答》:“但问情若为?月就云中堕。”
【评点】这首小令是男子思慕女子之作。
上片头二句写傍晚垂帘稀疏处,男子见到了女子姗姗步履的倩影,但恨自己与女子不相识,并为此而深感惆怅。
下片头二句是他的幻想,要能同女子烛影共照,那时只怕连音乐声也不愿听了。结尾一句无限感伤,意思是与她不通信息,再深厚的感情也无法让她知道。可见思慕之情,何等缠绵。全篇所写,正像李冰若在《栩庄漫记》中所评论的:“会多情少,缠绵乃尔。”
其六
兰沐初休曲槛前
①,暖风迟日洗头天
②,湿云新敛未梳蝉
③。翠袂半将遮粉臆
④,宝钗长欲坠香肩
⑤,此时模样不禁怜。
【注释】①兰沐:指用兰香融水洗发。初休:刚洗完。②迟日:指刚刚升起,缓缓移动的太阳。③湿云:湿发。云,喻头发。梳蝉:梳发。蝉,指蝉鬓,古代妇女的一种发型,挽发如蝉翼。④粉臆:如涂了白粉的雪胸。臆,胸部。⑤坠香肩:指下垂的香肩。
【评点】这首小令是描写女子洗头后娇美的情态。
上片描写她用兰香渗水洗头之后,云鬓犹湿,散披未梳的妩媚情态。
下片写她乍见人时的惊窘之态。词中写她尚未梳妆时的模样,疏放娇丽,更使人爱。《白雨斋词评》道:“不禁怜”三字“真乃娇绝。飞燕玉环,无此情态,真欲与丽娟并驱矣” ! 又“情态可想,风流窈窕,我见犹怜”。李冰若亦评论说:“翠袂半遮,宝钗欲堕,形容兰沐初休之娇态。词笔细腻,想亦忍俊不禁矣。”(《栩庄漫记》)
又,《草堂诗余别集》于此词调下有题“闺思”。
其七
风递残香出绣帘
①,团窠金凤舞檐檐
②,落花微雨恨相兼。何处去来狂太甚,空推宿酒睡无厌
③,争教人不别猜嫌?
【注释】①风递:风吹送,风传递。②团窠金凤:指帘上所绣的团花金凤图。团窠,圆形的。檐檐:摇动的样子。③空推:指用假言相推脱。宿酒:前时所饮的酒。睡无厌:贪睡不止。厌,满足。
【评点】这首小令写女子的妒忌之情。
上片头二句写绣帘的华美,烘托环境美好富丽。“落花”句,写帘外暮春景象,落花微雨。“恨相兼”是见了景色所引起的感情变化。花易落,人易老,而情不切,为下片责怨男子作了铺垫。
下片写她的妒情。她埋怨男子不知在何处游冶,真是“狂太甚”;回来后,又假说因喝醉酒,贪睡不止。这等表现,怎么不引起她的怀疑呢! 怀疑什么?不言而喻。故末句将猜疑之心一下道出,虽有恨而又不使性,一片真情在其中。对此,沈际飞评点得好:“真情在猜嫌上。”(《草堂诗余别集》卷一)
其八
轻打银筝坠燕泥
①,断丝高罥画楼西
②,花冠闲上午墙啼
③。粉箨半开新竹径
④,红苞尽落旧桃蹊
⑤,不堪终日闭深闺。
【注释】①“轻打”句:谓弹筝之声震落燕泥。刘向《别录》:“鲁人虞公,发声清越,歌动梁尘。”打,敲击、弹拨。银筝:古代乐器,如琴瑟状,弦乐。坠燕泥,意思是弹筝之声动听,震坠燕泥。②断丝:游丝、蛛丝之类。罥:挂。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③花冠:公鸡,以冠借代为鸡。
温庭筠《晓别》诗:“翠羽花冠碧树鸡,未明先上短墙啼。”午墙:中墙,正面的墙。④粉箨:在新竹丛的小道上,笋子一只只皮壳裂开。箨,竹笋外衣。⑤红苞:即花苞。桃蹊:指桃树下的路。
【评点】这首小令也写闺情。
上片写女主人公在画楼弹奏着动听的银筝,时而也传来鸡啼声。虽有声响,但仍有寂寞之感,反衬幽寂环境,暗托凄寂心情。
下片写竹皮半开,红苞尽落,俱是万物生长之状。对此景,她不禁叹息起来,她已难以忍受终日空闺幽禁的寂寞生活。全篇所写,正如俞陛云在《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中所说的:“五句虽皆写景而字句妍炼,兼含凄寂。至结句言终日闭闺,则所见景物,徒为愁人供资料耳。”
其九
乌帽斜欹倒佩鱼
①,静街偷步访仙居
②,隔墙应认打门初
③。将见客时微掩敛
④,得人怜处且生疏,低头羞向壁边书
⑤。
【注释】①乌帽:即乌纱帽。隋唐时代贵者多著乌纱帽,其后上下通用,亦为闲居者的常服。佩鱼:唐代五品以上的章服,按品级的不同,分别佩戴金、银、铜制成的鱼作为饰物,叫佩鱼。②仙居:此指娼妓的居处。③打门初:即刚刚敲门。④掩敛:敛起面容,指含羞情态。⑤“得人”二句:意思是说她得到了人的怜爱时,还是那副怯声怯气的样子,低着头,含着羞,面向壁上的字。
【评点】这首词描写娼门冶游。
开始首句叙写男子装束,虽为官员,但到了“北里”游冶处,也不那么讲究了,“乌帽斜”、“倒佩鱼”,极写洒脱不恭之状。“静街”一句,写做这等事,还是隐蔽点为好,故言“偷步”。“隔墙”句,是说明女子一听到敲门声就知道了,可见此男子为常客。
下片写女子的情态,三句分三层:先是“微敛”,再是“生疏”,后是“羞向”,细腻入微,娇羞之态可掬,但并不猥琐淫荡。《白雨斋词话》评道:“迤逦写来,描写女儿心性,情态无不逼真。”艺术魅力极为强烈。
《孙光宪·浣溪沙》花间集鉴赏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