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好问
离肠宛转,瘦觉妆痕浅。飞去飞来双乳燕,消息知郎近远。
楼前小雨珊珊,海棠帘幕轻寒。杜宇一声春去,树头无数青山。
这首闺怨之作,抒发了女主人公思郎不归、闺愁难遣的复杂情感。
封建社会的妇女,只能闭锁深闺,掩藏踪迹,与粉墙之外的社会生活绝缘。倘若郎在身旁,闺愁尚可消遣。一旦郎外出,妆台旁边,绣榻之侧,空空落落,顾影自怜,可谓“尝尽孤寒滋味”。本词首句“离肠宛转”,是点题之笔,写出了女子为离愁所缠绕的焦灼缭乱的心态。既然郎久久不归,她哪有心思梳妆打扮,“相思损颜色”,身体自然渐瘦渐弱。刻骨的相思之情,又羞于出口,只能独自慢慢吞噬。偏偏此时,一对雏燕在眼前飞来飞去,软语娇啼,呢喃欢歌,似乎在向世人炫示它们的双宿双飞,美满幸福,更给人带来无尽的惆怅。这里,单单拈出“双乳燕”来陪衬、烘染,使词作顿添情致,映照出女子忧怨与离愁相交织的复杂心态。在女主人公看来,燕儿展翅高飞,来去自由,无拘无束,它或许“知郎近远”,渴望燕儿能理解她此时的心情,给一个满意答复。
换头中的“小雨珊珊”,更深化了本作意境。女子本来是离愁萦怀,柔肠寸断,可是,老天偏又下起雨来,空房独处,孤寂无聊。绵绵细雨,在心绪不佳的人听来,正所谓“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浣溪沙》),“珊珊”本用以形容衣裾上玉佩碰撞声,此用以状“小雨”,恰与主人公落寞心境相合。下一句的“海棠帘幕轻寒”,既是当时气候的实写,又映照出少妇内心的孤冷。这里,将情与景、心境与外物巧妙融合,蕴藉隽永,耐人回味。继而,又将杜宇悲啼特特提出,更觉情趣盎然。本句从表面看来,是说在杜鹃的悲鸣声中,春色将逝。但从深处开掘,便可发现这里还有画外意、弦外音。春天尚知按时令而归,而郎何故迟迟不返?杜鹃既然可以催春归去,而为何不懂得女子心事,催其夫返乡归里呢?结句“树头无数青山”画面的推出,更用意深远。看去是在摹景,实则仍在写人。她徘徊无定,忧思难解,不由自主地踱至窗前,希图一览外界自然景色荡涤胸中离愁。谁料到,远处只见茫茫青山。难怪人说:“莫上高楼看柳色,春愁多在暮山中。”以景语收煞,“其结句独不言情,而反述眼前所见者,皆自状无可奈何之情。……此等结法最难,非负雄才、具大力者不能”(李渔《窥词管见》)。
遗山词以清雄顿挫见称。而本作却独树一帜,别具格调,以委婉细腻的笔触,缕缕叙述出女主人公的刻骨相思之情。上片的“瘦觉妆痕浅”,是极言相思之苦,而“双乳燕”二句,则烘托盼归情切。当燃起的微弱希望之火旋即归于幻灭之时,少妇心绪也骤然变冷。无论是双飞乳燕、珊珊细雨,还是轻寒帘幕、树头青山,无一不与女主人公心绪相合。景随情设,寓情于景,触景增愁,随景抒怀,景移情转,辞无虚设。从不同的侧面,逐一抒写出闺思之愁苦,而“作者之意,自见诸言外”(吴梅《词学通论》),颇有婉约词家之风致。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