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经典文章赏析·曾巩《越州赵公救灾记》原文|注释|赏析
曾巩
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九月,资政殿大学士、右谏议大夫、知越州赵公,前民之来饥,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几乡? 民能自食者有几? 当廪于官者几人?沟防构筑,可僦民使治之者几所?库钱仑粟,可发者几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其几具存?”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
州县吏录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万一千九百余人以告。故事: 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佐其费。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忧其众相躁也,使受粟者男女异日,而人受二日之食。忧其且流亡也,于城市郊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给。计官为不足用也,取吏之不在职而寓于境者,给其食而任以事。不能自食者,有是具也。
能自食者,为之告富人,无得闭粜;又为之出官粟,得五万二千余石,平其价予民。为粜粟之所凡十有八,使籴者自便如受粟。
又僦民完城四千一百丈,为工三万八千,计其佣与钱,又与粟,再倍之。民取息钱者,告富人纵予之,而待熟,官为责其偿。弃男女者,使人得收养之。
明年春,大疫。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募僧二人,属以视医药饮食,令无失所恃。凡死者,使在处随收瘗之。
法:廪穷人,尽三月当止。是岁尽五月而止。事有非便文者,公一以自任,不以累其属。有上请者,或便宜,多辄行。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给病者药食,多出私钱。民不幸罹旱疫,得免于转死;虽死,得无失敛埋,皆公力也。
是时,旱疫被吴越。民饥馑疾疠,死者殆半,灾未有巨于此也。天子东向忧劳,州县推布上恩,人人尽其力,公所拊循,民尤以为得其依归。所以经营绥辑,先后终始之际,委曲纤悉,无不备者。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其事虽行于一时,其法足以传后世。盖灾沴之行,治世不能使之无,而能为之备。民病而后图之,与夫先事而为计者,则有间矣;不习而有为,与夫素得之者,则有间矣。予故采于越,得公所推行,乐为之识其详。岂独以慰越人之思,将使吏之有志于民者,不幸而遇岁之灾,推公之所已试,其科条可不待顷而具。则公之泽,岂小且近乎?
公元丰二年,以大学士加太子少保致仕,家于衢。其直道正行在于朝廷,岂弟之实在于身者,此不著。著其荒政可师者,以为《越州赵公救灾记》云。
《越州赵公救灾记》围绕宋神宗时越州知州赵抃进行救灾工作和生产自救问题,详尽地记叙了赵公的工作方法与工作态度,赞颂了赵公急民所急,勇于负责的卓著政绩。表现了作者重视实际政务,善于总结经验,关心民生疾苦的负责态度,这篇文章无论是从内容还是从写作技巧上都有着很高的价值。
曾巩这篇记文。以详细记事为主。然而,事由人做,当全篇条分缕析,层次分明地把救灾事件记叙完毕之后,一个善于管理,勤于政务的廉洁的封建父母官的形象也就树立在读者面前了。全文围绕灾前,灾后两个阶段,针对受灾的不同对象共记叙了七个方面的工作,并对此进行了小结。
文章第一部分写的是灾前的准备工作。起句开门见山:“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虽然文章没具体描述灾情,但从受灾地区之广 (吴越即今江苏、浙江等地)、旱情之“大”可以想见灾情之严重程度。这种写法也反映了曾巩传统的风格,不在形象描绘上刻意求工,却以分析议事偏于实用见长。他之所以写灾,目的是为突出救灾。所以点明灾情后立即进入到抗灾救实,显得简捷、干净、和救灾工作一样急切紧张,表现了一种快节奏。夏季大旱,九月赵公就开始着手救灾的准备。虽说这时的旱情对秋粮的损害程度尚未能查明,百姓还没感受到饥荒,然而赵公却已经为此向所属县写信查问情况了。仅此一笔,一个办事干练,深谋远虑的官员形象就活画出来。但曾巩写此,并非有意刻画,而只是为了朴实平易地说明救灾工作的具体措施,因此,以应用文的角度分析,会更有启发。赵抃一连问了七个问题,实际包括了今后救灾的七个方面的工作。如灾情蔓延的地方多少,老百姓能自己找到粮食的有多少。不枝不蔓,一一开列出来。曾巩之所以这样细写,正在于他写文章的目的是为推广具体的经验做法,一切与此无关的描绘、议论全都舍去,只用事实说话。这种着重于应用的文体在古文中虽比重不大,然而却是最能反映历史事实的记录,也就非常可贵。更有参考价值的是第一部分结尾; 让各县把七个方面情况用书面上报,并且认真做好准备。从今天的角度看来,一份书而报告就是一分签约具结的责任保证书,赵抃正是这样把下属的工作放在一个责任严明的位置上。不须多加一字议论,而优劣评判读者自可明了。
第二部分,主要说明如何解决自己找不到饭吃的人的生活问题;各县报告这类人共有二万一千九百余人,方要是孤、老、病、弱。他们是最无力承受灾害的人,也是需要国家负担最多的人,又往往是对社会不公无力进行反抗的人。在多数情况下,他们大多成了灾害的牺牲品。然而在赵公管辖范围内,他首先关注的就是这批人,从这一点上,不是也可以看到赵公难能可贵的品质吗?“故事”即按照旧例每年由国库发给穷人的救济粮,应以三千石为极限。而赵公收集富人上缴的,以及和尚道士剩余的,共计四万八千余石。自筹的救灾粮竟是国拨救灾粮的16倍。这是多么令人感慨的对比。如果不是赵公早有预见,赶在饥馑发生之前自筹了这么多粮食,那么仅靠国拨的救灾粮救济,恐怕只是杯水车薪,不知要饿死多少人。写到这里,尽管作者不加一字评骘,任何公允的读者都会对赵公产生深深的敬意。此外,发放救济粮的工作也考虑得如此周密、细致。如区别男女隔日领取,发放救济粮的场所要方便灾民就近领取,人手不足就召集驻地的闲官协助,真可称之为心细如发了。前后两句“忧其众相躁也”。“忧其且流亡也”,平和浅易中自有一股真情。这不仅是赵公心态的真实描述。而且也倾注了曾巩关心民事的感情。曾巩本人在任地方官时,就是一个勤于政务,关心民瘼为当地所拥戴的官吏。以致他卸任齐州(今山东济南)知州时,州人“绝桥闭户”加以挽留,他最后乘夜潜走。这里,曾巩对赵公政绩的叙述,无疑夹杂着个人为政时的深切体验。
第三部分介绍了解决“能自食者”的生存办法。对自己有力量购买粮食的,曾巩替他们告诫有存粮的富户,不准停仓闭售。又拨出国库粮,平价卖给灾民,很有点今天所说的由国营贸易起平抑物价的作用。赵公站在稳定民心的高度,事先就防范少数富人趁火打劫,这一措施既保证了“能自食者”的供应,又减轻了国家负担。
这里与前一部分都提到“使各以便受之”,“使余者自便如受粟”,并且用离家外出流亡的人不给救灾粮的方法防止人口流亡。字面上虽不难懂,但写出来很必要,是救灾工作中疏忽不得的小事。试想,大灾之年,人心不稳,如果由于工作的粗率,人为地造成麻烦,即使有一时缺粮,也能引出乱子,体会到这一点,就不难理解曾巩这几句话的弦外之音了。如果不是与赵公有同样的政绩与工作经验,他能注意并反复强调这一点吗?文如其人,曾巩虽说目的在于推广宣传赵公政绩,但在细致全面的总结中也融汇了自己从政的经验之谈。
第四部分中心是介绍赵公以工代赈,救济遗弃等救灾措施,写得简明扼要,疏而不漏。做工的,给口粮,“再倍之”三个字,点明了以工代赈的特点。让有力气的人通过干活吃饱饭。对需要临时借贷的,赵公要求富户尽量借给,这里用“告富人纵予之”的“纵”字,突出表现了挖掘富户中的经济实力用以救灾的胆识与手段。同时说明“而待熟,官为责其偿。”等到庄稼熟了,官府负责督促借贷人还账。赵公把大灾之年本来会加剧的贫富对立与冲突,通过兼顾双方利益较好地协调起来,从而减少了社会发生动乱的危险。
第五部分写大灾之中,防止大疫流行的具体方法。包括设病坊,收容照料病人,及时掩埋尸体等等,真是考虑到方方面面,无一遗漏,赵公做得周密,曾巩写得具体。
写到这里,救灾措施叙述完了,然而如果就事论事,仍然算不上好文章。曾巩笔锋一转,通过“法: 廪穷人,尽三月当止,是岁尽五月止”这样具体事例,从救灾措施
升华到救灾的工作态度上来。依照当时法令,发放国库米粮救济穷人,满三个月就要停止,但是这一年满五个月才停止。赵公敢于打破法令限制,怎样有利于救灾就怎样做。接着列举赵公一系列工作表现: 敢于承担责任,为下属撑腰,以身作则,日夜费心,出“私钱”为病人买药食。这样的为政精神与周密的救灾措施相结合,取得了巨大成效,大大减轻了大灾造成的损失。这部分结尾一句“皆公力也”。饱含了作者多少深情与敬佩之感。
以上从救灾的几个方面,每个方面包含的具体措施,从工作方法到工作态度。纷繁而不杂乱,细致而不琐碎,条理分明而无罗列之病,令人一目了然。真可称如叶脉一样清晰,如蛛网一般细密,虽无一句虚泛的赞扬之辞,但事实具有比词语更感人的力量。即使做为一篇工作总结,赵公的为人,政绩也已光耀史册。
曾巩做为一代“渊源圣贤”,一直以安邦定国为己任。他写本文的目的更不是局限于越州救灾上。他放眼吴越广大灾区,看到的是“死者殆半”的惨状。虽说皇上忧虑,有关州县也在尽力,然而无一处灾区如越州这样,这使他深感有宣传推广越州经验的必要。为此,曾巩到越州实地采访,详细记录了赵公的救灾措施,为不幸遇到天灾的时候,尚能负责的官吏有一套详尽的经验可供参考。正从普及推广越州政绩着眼考虑,曾巩给予赵公以很高评价“则公之泽,岂小且近乎?”。
在篇末,曾巩对赵公的晚年状况做了交代,把他的德行与这次救灾工作相联系,表明了对赵公的肯定赞扬态度。自然结尾,虽无惊人之笔,但是干净利落。
从这篇近似调查报告的文章中,既可熟悉古代官员从政的事绩,又可以学习曾巩“委曲纤悉,无不备者”的写作方法,使我们对这篇别具一格的古文留下深刻的印象。
本文叙事繁而不杂,细而不碎,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有条不紊地总结了赵抃越州救灾的工作经验,对当今的工作方法仍有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