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遗嘱》原文与翻译、赏析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最近主张召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尤须于最短期间促其实现。是所至嘱!
中华民国十四年二月二十四日
孙文 三月十一日补签
【鉴赏】 孙中山先生的这篇《遗嘱》,又叫《总理遗嘱》、《国事遗嘱》,1925年2月24日在他病情危急中笔记定稿,他逝世的前一天即1925年3月11日签字。
据《孙中山全传》介绍,1925年3月11日正午,“中山先生忽张目遍视床前家属及各同志,召之近前曰:‘现在要分别你们了,今日到了签名的时候了。’”“中山先生因腕力已弱,无法自持,由夫人宋庆龄含泪托起右手腕执钢笔逐字签名,字迹仍甚清楚。”“自此以后,中山先生呼吸益形艰难,精神极倦,不能连说四五字以上之语,惟闻不连不断之声音为:‘和平、奋斗、救中国’数语。”
这断断续续的“和平、奋斗、救中国”,正是这篇《遗嘱》的中心思想。《遗嘱》的篇幅很短,而含义深远,高度概括而又有具体要求。概括性主要表现在对四十年国民革命的回顾,明确指出了革命的目的和达到目的的宝贵经验。对内“必须唤起民众”,对外要“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如此共同奋斗,方能获得成功。具体性主要表现在对当时形势的分析,并指明努力的方向。孙中山明确指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务须继续努力。怎样努力呢?就是依照“《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以求贯彻。而“最近主张召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尤须于最短期间促其实现。”这的确是非常具体的指示。
孙中山为求中国之自由平等和繁荣富强奋斗了一生,这篇《遗嘱》也充分地表现出来。他的思想、路线、方针都是十分明确的。1924年1月,他领导并主持召开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改组了国民党,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从而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这次大会是取得了重大成果的,大会通过了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主张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对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主张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能为少数人所私有;民生主义提出了“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的原则与办法。《遗嘱》要求贯彻大会宣言,自然是十分重要的。
《遗嘱》是一篇闪耀着爱国思想的文章,写作上言简意赅,堪称典范。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