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菲《世界大串连——中国出国潮纪实》当代文学作品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 葛菲

报告文学。作者胡平、张胜友。发表于《当代》1988年第1期。作品揭示了五四以来,中国大地上又一次席卷各大城市而今仍方兴未艾的出国留学热潮,并由宏观而微观,深入描述、剖析了出国潮的具体现象、隐匿于其背后的历史与现实、客观与主观的种种原因,以及被卷进这日益汹涌的大潮的各类人物的复杂而微妙的心态。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而门户洞开的中国面对一个先进的、已然抛弃了自己的世界,突然发现了自己的落后和衰弱。于是,不甘寂寞与落后、祈望与发达世界融合的强烈愿望终于导致中国大地上又一次“大串连”洪波。和60年代“文化大革命”的红卫兵大串连不同,这是一次冲出国门的“世界大串连”。它和昔日大串连同样恢弘——质的恢弘:出国留学人员绝大多数为大学毕业生或研究生;同样目标明确:大抵流向欧洲、北美;在时间上,它却远为长久:一走二年、三年、五年、八年,也许就此一去不返;它给予我们民族各方面的影响较之昔日的大串连,也远为深刻。是什么原因促使那么多年龄不一、经历各异——其中许多恰恰是当年红卫兵大串连的亲身经历者——的年轻人,每每于清晨,在各大城市的外国驻华使领馆门前怀着希冀与忐忑排起一条又一条长龙?一位曾经因“出身不好”而屡遭社会冷落歧视的青年终于在1978年考入中国最高等音乐学府,成为学院里名冠京华的四大才子之一,并最终以自己出色的创作成就成为海内外瞩目的青年作曲家。然而,他的生存环境却无法为他的创作提供切实的保障:他不得不将宝贵的精力消耗在创作之外的诸多杂务琐事上,而他的才华和艺术创造也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珍惜。这一切使他一次次心寒。终于,他下决心飘洋过海,去寻找一块适宜生存、不会过多地浪费生命的土地;欧阳采微,一位七十多岁的退休老人,以自己当年的留学经历,深知出国学习先进科学技术的重要。她竭尽全力从物质上、精神上支持鼓励自己已取得硕士学位、年近四十的女儿出国继续深造;而他,一位才华横溢、曾为报社作出许多贡献的青年记者,仅仅因为生活上的一点失误,就此被报社冷落、遗忘。绝望中,他抛下妻子、女儿,孤独地飘零他乡……各种各样的原因,各式各样的理由,使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满怀兴奋、希冀、幻想、孤独、凄凉、感伤等复杂难言的心态,踏上一条充满艰辛也充满希望的留洋之路。已走的义无返顾,未走的则跃跃欲试。为了获得赴美国留学的机会,报考“托福”的人数大幅度上涨,以至仅仅为了报上名,人们不得不展开各种劳心费神的拼搏;以至各种靠考生发财的补习班、辅导班、进修班应运而生;以至不仅国内的外币倒爷们,甚至香港的某些机构也急切地插足其间,从中渔利……出国潮表现了某种历史的必然,因而其势日益汹涌,不可阻挡。然而,当年轻的知识分子们为了改变自己的处境,为了找回自己的价值而不得不借助于留学时,令人担忧的情况也日益严重:体育、文艺、文化科研机构人才大量外流,使本来就不尽如人意的中国人口质量,面临日趋严重的“水土流失”。而国内知识分子面临的不尽如人意的生存和工作环境又在客观上使这种流失有增无减。这仿佛是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然而,它却体现了一种时代的阵痛,一种新旧机制转换时代希望与失望交织的阵痛。“世界大串连”便是在希望与失望两座峡谷之间奔湍而出的一股大潮。它在根本上代表了希望。作品以翔实的数据资料和令人深思的典型事例相结合,点面交织,夹叙夹议,在把握现象过程中体现出作者对这特定历史现象的敏锐而深刻的观照和思考。作品发表后引起较大社会反响,曾获得第二届“中国潮”报告文学征文评比一等奖。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