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韵》的主要内容,《集韵》导读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集韵》的主要内容,《集韵》导读

《集韵》是中国古代韵书。宋丁度等编,成书于宋宝元二年(1039)。版本有钱氏述古堂影宋抄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影印出版; 毛氏汲古阁影宋抄本;曹楝亭扬州使院刻本。

丁度(990—1053),字公稚,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宋代文字音韵学家。大中祥符五年(1012)登服勤词学科,官至观文殿学士、尚书右丞。著有 《迩英圣览》、《龟鉴精义》等。

《广韵》刊行31年以后,宋景祐四年(1037)宋祁、郑戬等认为陈彭年、丘雍所编的《广韵》“多用旧文,繁略失当”。于是皇帝诏刑部郎中知制诰丁度、礼部员外郎知制诰李淑典领,宋祁、郑戬、贾昌朝、王洙等同加修定,并令“撰集务从该广”。两年后成书,名为《集韵》。《集韵》共10卷,平声4卷,上、去、入声各2卷,收53525字。其体例与《广韵》相似,分206韵,每韵下面各分列同音字组,每组同音字首列一个反切,并注明同音字字数。

本书在历史上的地位远不如《广韵》,这主要是因为它卷帙繁重,难于流行,同时《礼部韵略》又代替它成为考试用韵,因而使用不多。但到了清代,戴震和桂馥谈文字,每取《集韵》互订,段玉裁注《说文》亦颇事采用,并谓:“丁度等此书兼综条贯,凡经史子集、小学方言,采集殆遍,虽或稍有纰缪,然以是资博览而近古音,其用甚大。”此后,本书在研究语音、词义、文字等方面的价值,逐渐为人们所认识。《集韵》的价值主要有四:

1. 收字最多。《集韵》是历史上收字最多的韵书,其收字原则是“凡古文见经史诸可辨识者,取之;不然,则否”,因此一个字无论有多少种不同的写法,无论古体、或体、俗体,只要有根据,就一并收入。这样书中所收之字,一般都有二体、三体,甚至有四体、五体直至八体、九体的。因此本书可说是按韵编排的异体字字典。

2.注释可靠。《集韵》的释义一般先依《说文》,其次以其他字书、义书为补充,并注明出处,而将一般口头流传、不见于经传的意义置于最后,并用“一曰”注明。这样做的结果,自然把前代韵书如《广韵》中的不可靠的注释都修正或删改了。

3. 修订反切。《集韵》修订了 《广韵》的许多反切用语。首先是改类隔切为音和切,如 “卑”,改 “府移切”为 “宾弥切”,“便”,改 “房连切”为 “毗连切”;其次是使反切上字跟反切下字尽量和谐,如 “孙”,改“思浑切”为 “苏昆切”,“先”,改 “苏前切”为 “萧前切”。这种修订反映了宋代实际语音的变化。

4.记录大量又音。凡一字有两种以上读音的,《集韵》都尽行收录,如“四”,《广韵》仅“息利切”一读,《集韵》收 “息利切”、“息七切”二读,“天”,《广韵》仅“他前切”一读,《集韵》收“他年切”、“铁因切”二读。这种又音或是古音,如 “天”字铁因切一读,或是方音,如“四”字息七切一读,有助于研究古语和方言。

《集韵》某些字的归韵比较杂乱,如谆、准、稕、魂、混、缓、换、戈、果诸韵,《广韵》 只有合口呼,《集韵》则兼有开口呼; 隐、焮、迄、恨诸韵,《广韵》只有开口呼,《集韵》则兼有合口呼。在反切用语方面,反切下字应与所切之字同韵,而 《集韵》常有不合,如“尽,在忍切”,“尽”在准韵而 “忍”在轸韵。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