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国考》的主要内容,《七国考》导读
《七国考》是编载我国战国时期秦、齐、楚、赵、韩、魏、燕7国典章制度的著作。明末清初董说著。书成于明崇祯十五年(1642)。本书有《守阁山丛书》本,吴兴嘉业堂本等。1956年中华书局重印出版,即根据上述两种版本参校而定。
董说(1620—1686),字雨若,号西庵,自称鹧鸪生。明末乌程县(今浙江吴兴)南浔镇人,崇祯诸生。明亡以后,改姓名曰林蹇,皈依佛门,继起名为元潜,屏迹丰草庵。1656年秋,更削发为僧,又改名南潜,字月涵,主持尧峰宝月庵。潜心钻研学术,出游时,亦往往随带书籍达数十担之多。毕生著书10余种,合题《补樵书》。
中国历代典章制度,春秋以前有经传可稽,秦汉以后则有史志可查,唯战国时期典章文献百不存一,不可复征。董说似乎意识到这一点,遂以 《战国策》、《史记》为本,兼及诸子杂史,广采博征,聚类分群,得七国典章制度的端绪,编撰成 《七国考》。
本书14卷,分为职官、食货、都邑、宫室、国名、群礼、音乐、器服、杂记、丧制、兵制、刑法、灾异、琐征14门。每门按秦、齐、楚、赵、魏、韩、燕分别记述。其体例与 “会要”大致相同。
但是,《七国考》编撰粗疏,审慎不足,以致缺点颇多。一是采用史料,断限不严。书名 《七国考》,理应辑录战国时期七国典章制度,而作者误以春秋时事编摘入书的,竟占十分之三。二是引征书籍,真伪不辨,有些材料摘自 《孔子家语》、《孔丛子》、《列子》、《列仙传》等书,错将伪书、道书、小说等视为信史。三是援引出处,体例不一,乃至错误。所引各书,有的仅著书名、有的仅著篇名;有的书名,篇名均不著;有的不采原书。更严重的是,甲乙误题,如引自 《资治通鉴》,却注以 《史论》。 因此, 《四库全书提要》 曾怀疑 《七国考》“殆说未成之稿,偶为后人传录欤?”但后人于《丰草庵文集》发现了董说所撰的《七国考》序文,它否定了 “未成之稿” 的说法。
今人缪文远有鉴于《七国考》讹漏、粗疏,历经十余载辛勤劳动,将本书各种错误一一订正,各种缺漏一一补充,且于14门下增添条目若干,使本书趋于完善。定名为《七国考补订》。该书于1987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