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三国演义》导读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三国演义》导读

《三国演义》的全称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三国志演义》,通行本简称为《三国演义》,是明代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章回小说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民族形式,《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章回小说,也是第一部历史演义小说。所谓历史演义,就是依据史实,敷演大义。清人刘廷玑云: “演义者,本来有其事,而添设敷演,非无中生有者也。”(《在园杂志》卷2)《三国演义》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基本内容,通过艺术的想象和集中,概括了比三国时期远为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三国演义》是小说,不是历史;但又不同于一般的小说,它还受到基本历史事实的约束。

今见 《三国演义》 最早的版本是明嘉靖壬午年(1522)刊本,题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全书24卷,分为240则,每则前有一七言单行标题,如《祭天地桃园结义》、《刘玄德斩寇立功》等。一般认为这是比较接近罗贯中原著的本子。此本197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以上海图书馆藏本为底本,参照其他藏本配补影印出版,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又分两册排印出版。嘉靖以后,明清两代新刊本不断出现,约有十几种,内容上没有大的改动,只是卷数、回目、诗词略有不同。明末有一种题为“李卓吾先生批评”的《三国志演义》,将原来的240则合并为120回。清初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仿金圣叹评改《水浒传》、《西厢记》例,修订加工《三国志演义》,加上评语,并对回目 (变为整齐的对偶双句)、文字和个别情节作了一些增删润色。毛本加强了小说尊刘抑曹的思想倾向,但情节比原作更紧凑,文字上也有提高。此后,毛本便成为流传最广的一种《三国演义》版本,解放后人民文学出版社多次印行的通行本《三国演义》,就是据毛本整理的。

《三国演义》是群众中的无名作者和文人作家集体创作的成果。它的成书经历了一个由民间传说和众多民间艺人加工丰富的漫长过程,最后写定者为罗贯中。《三国演义》所依据的史料主要是晋陈寿的《三国志》。刘宋时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引用了140多种书籍(今天已大部分亡佚),其中有一部分就是来自民间的野史杂说,带有明显的传说成分。同时期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中也辑录了一些民间传说中的三国人物故事。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骄儿》诗,写骄儿模仿当时“说话”艺人讲说三国故事的生动情状:“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可知三国故事在唐末已在民间广泛流传。在宋代 “说话” 的 “讲史”一家中,有专说 “三分”的艺人霍四究等 (见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卷5)据北宋时苏轼《东坡志林》和张耒《明道杂志》的记载,当时“说话”和影戏中的三国故事都非常生动感人,而且尊刘抑曹的思想倾向已十分鲜明。金元时代的戏剧中也有不少三国故事。金院本和宋元戏文中都有三国戏的名目保存下来。今见于著录的元杂剧中的三国戏至少有40多种。《三国演义》中的许多重要情节,都已见于元杂剧的三国戏中,这无疑为《三国演义》的创作打下重要基础。元代至元年间刻刊的《三分事略》和至治年间刊刻的 《三国志平话》(全名为 《全相三国志平话》,上图下文,是供人阅读的),可能是根据宋元时期“讲史”艺人讲说提纲略加整理而成。叙事简括,文笔粗糙,但带有明显的民间传说色彩,且已粗具《三国演义》故事的轮廓。罗贯中就是在这样长期民间流传的基础上,参考了各种历史资料,再熔铸进他本人的生活体验和思想感情,最后加工创造写成《三国演义》的。

关于罗贯中的生平资料很少。他名本,字贯中。生卒年不详。他生活的年代是元末明初,约在1330至1400之间 (诸家推算不尽相同,今从鲁迅说,见《中国小说史略》第14篇)。杭州人,祖籍太原。据传他一生政治上很不得志,“与人寡合”,自号湖海散人。他富有文学才能,致力于通俗文学创作,所著有曲词、杂剧、小说等。他曾创作杂剧三种,今存《赵太祖龙虎风云会》一种;据传他又曾创作《十七史演义》的巨著,今存署名罗贯中的小说有《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还有记载说他参与了《水浒传》的创作。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 《三国志通俗演义》。

《三国演义》全书120回,演述我国历史上三国时期的纷争和兴衰的故事。小说从汉灵帝建宁二年(169)写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晋灭吴统一全国为止一百多年的史事,其中着重描写的是大约半个世纪魏、蜀、吴三国的纷争和兴衰过程。1至2回,相当于全书的引子,写东汉政权的黑暗腐朽引起黄巾起义,造成军阀混战的局面,起到三国形成的来龙去脉和斗争背景的作用。3至33回,写董卓集团被消灭,曹操打败袁氏兄弟,统一北方。34至50回,写刘备集团由弱到强,经过与孙吴的联合,阻止了曹操的向南发展,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51至115回,着重写刘备集团兴衰成败的曲折过程,刘备死后诸葛亮治理蜀国,南征北战,直到诸葛亮病死五丈原,姜维继续北伐。116回至120回,写三国先后被消灭,统一于晋。

《三国演义》是一部以描写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斗争为内容的长篇小说,它对封建社会的历史面貌(不局限于三国时期) 和封建统治阶级的本质特征都有比较真实的描绘。作者通过各路诸侯联合镇压黄巾起义、讨伐董卓以及其后的三国纷争的历史过程的描绘,生动地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各政治集团之间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丑恶关系和他们所采用的种种阴险毒辣的权谋诈术,有助于我们认识封建统治阶级人物的本质。在这方面,小说着力塑造的曹操的形象具有很高的典型意义。历史上的曹操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同时又具有奸诈残忍的特点,作者通过艺术概括的手法,夸大和强调了他的后一方面,在他的身上集中了剥削阶级代表人物的一些基本特征:自、虚伪、奸诈、残暴。他在杀吕伯奢时所宣称的“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就反映了剥削阶级极端自私的生活信条。在他身上所表现的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特点,也正是一切封建专制主义者的行动准则。剥削阶级代表人物的一些特点,在作者所热情歌颂的正面人物刘备的身上也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如他同样善于在政治斗争中玩弄权术,在形势对自己不利时善于采用以屈为伸的韬晦之计。煮酒论英雄时,刘备一听见曹操将他同自己并视为当世英雄,便失惊失箸,继又以害怕惊雷来作掩饰。三顾茅庐去请诸葛亮出山,就说明他有图霸称帝的政治野心,但是在领益州牧取刘璋而代之,以及随后的称汉中王和称帝时,都假惺惺地来一番谦让或表白,既要当皇帝,又要捞取仁义的美名。他有礼贤下士的一面,但有时又表现出善于邀买人心。比较起来,刘备的虚伪不像曹操那么露骨,而显得城府较深。鲁迅曾指出小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这是从人物形象塑造的角度批评《三国演义》艺术描写的败笔;但从另一方面看,作者在刘备形象的塑造上,竟然违背自己尊刘抑曹的主观意图,多少表现了刘备本来具有的一些剥削阶级代表人物的特点,又显示了《三国演义》作为历史小说自觉或不自觉的对于历史的尊重。其他对董卓、袁术、袁绍等人物的描写,无不生动地展示出剥削阶级人物的真实面貌。由于小说的题材内容所决定,《三国演义》在表现统治阶级人物之间的关系和本质特征上,具有其他小说所不能取代的独特的思想价值和认识意义。

《三国演义》描写不同统治集团之间的关系,以军事斗争为主,同时穿插政治斗争、外交斗争和其他方面的活动。长于描写战争是《三国演义》的突出特点,它不是停留在两阵对圆、双方一刀一枪的拼杀上,而是侧重于表现每次战争的特定条件、环境、双方力量的对比,以及战略战术的运用等等决定战争胜负的各种因素,尤其注重于战争指导者主观指导是否正确,因而能揭示出战争胜败的某些规律和经验。有人将《三国演义》看作军事教科书,不是没有道理的。

《三国演义》还通过不同人物的塑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爱憎感情、道德观念和愿望要求。例如刘备的宽厚爱民,张飞的憨厚豪爽和嫉恶如仇,关羽的忠义英勇,黄盖和阚泽从大局出发的自我牺牲精神等等,都是历来读者所共同喜爱的。这说明在这些人物身上不同程度地概括了人民群众的美好品德。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和三人关系的描写,反映了下层人民恪守信义和平等互助的要求。刘备和曹操作为长厚与奸诈形象的对立塑造,也反映了长期战乱中人民反暴政的要求和渴求过安定生活的愿望。书中所表现的德治仁政、圣君贤相的理想,不仅仅是儒家思想一种抽象的理念表现,而且有其具体的社会历史内容,因而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和肯定。在关羽和赵云等英雄人物身上,则明显地体现了古代人民的英雄主义理想。曹操的虚伪奸诈、凶暴残忍,袁绍的庸懦软弱、刚愎自用,周瑜的心胸狭隘、不顾大局等等,都是人民群众所不喜欢或批判的。三国故事在长期流传中,自然地熔铸进人民群众的爱憎感情、道德观念和理想愿望,这是这部描写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历史小说的人民性所在,也是它受到人们广泛喜爱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三国演义》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长期分裂割据和军阀混战的局面下,人民群众所遭受的深重苦难,并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屠杀和蹂躏人民的残暴罪行。嘉靖本 《三国志通俗演义》修髯子(张尚德)引言中曾说:“欲知三国苍生苦,请听通俗演义篇。”这虽然不是《三国演义》描写的主要内容,但作为历史小说所反映的历史生活的一个重要侧面,也值得我们重视。

关于《三国演义》的主题思想有各种不同的说法,如忠义思想、仁君贤相理想等等,理由各有所据,但小说的主要思想倾向是尊刘抑曹,则是各家共同的认识。尊刘抑曹的思想是贯穿全书,十分鲜明的,它决定了小说的构思、布局、人物刻画等,体现于各个方面。《三国演义》的这一思想倾向是长期历史演变中经众手加工而逐步形成的,因而它所包含的社会历史内容比较复杂,应该作具体的分析,不宜简单地全部肯定或全部否定。

约略说来,尊刘抑曹的思想倾向大致包含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跟成书过程的历史背景有关。宋元时期长期受到外族的侵扰和统治,小说中蜀汉集团被当作汉族政权的象征而加以强调,因而曲折地表现了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民族意识。二是反映了作者儒家德治仁政的政治理想。作者用儒家“天下归仁”的政治理想来概括三国时期的历史,虽并不完全符合这个时期的历史实际,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战乱中人民欢迎仁君而反对暴君的要求。这是刘备与曹操两个形象“水火相敌”的主要思想基础。三是表现了作者浓重的封建正统思想,也就是视一家一姓的皇权统治为神圣不可侵犯的思想,这是地主阶级维护封建专制的思想武器。书中几乎以对蜀汉的态度作为确定是非的标准,也是作者爱憎感情和对人物进行褒贬的依据。因此,曹操不仅被作为一个“乱世奸雄”被贬斥,而且更重要的是被当作一个“名为汉相,实为汉贼”的“乱臣贼子”来加以讨伐的。这方面是《三国演义》所存在的严重的思想局限。

除此而外,忠、孝、节、义一整套封建伦理观念和封建迷信思想,在书中亦有表现,除“义”的内容比较复杂外,其余几乎都是封建糟粕。《三国演义》中的义,主要内容是产生于民间的“信义”,它要求救困扶危、生死相依、言行一致、遵守信约,它反映了下层人民平等互助、患难与共的思想,有其积极意义。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及其相互关系,即体现了这方面的特点。但反映封建君臣和主奴关系的“忠义”和 “恩义”思想,在书中也有严重的表现,刘、关、张之间的义,说到底仍然是从属于忠的,他们结义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刘备打天下,恢复汉室。因此,《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呈现出一种比较复杂的状况。

《三国演义》在艺术上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首先是,它在宋元“讲史”和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吸取了说书艺人讲故事的传统,故事性很强,情节曲折生动,惊心动魄,引人入胜。其次是,小说塑造了众多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全书写了400多个人物,性格鲜明而能给读者留下较深刻印象的也有几十个之多,主要人物如曹操、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周瑜等,都长期活在人民群众的心中。第三,在战争描写上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相结合,大小战争互相穿插,组织得主次分明,有条不紊。每次战争都各具特点,不给人以千篇一律的雷同之感。如全书中重点描写的三次大的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都是以弱胜强,都是用火攻,但写来各具面貌,毫不混同,都能从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来展示战争的全貌及其特色。第四,《三国演义》的艺术结构,既宏伟而又严密,将丰富多彩、曲折多变的情节,组织成一个脉络分明、前后连贯的艺术整体。艺术情节的发展有张有弛,有平静舒缓的流水,也有波澜迭起的高潮,张弛缓急间又存在着内在联系。第五,小说运用浅近的文言进行叙述描写,又适当地吸收口语,形成“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简洁明快、雅俗共赏的语言风格。

《三国演义》自问世后即产生极其广泛的影响。三国故事家喻户晓,三国戏至今仍活跃在戏曲舞台上,三国的人物和故事,或成为某种观念的代名词,或凝聚成流传众口的俗谚,都跟《三国演义》有关。自《三国演义》之后,历史演义小说成为中国古典小说中自成系列的一个品种,从开辟时期到明清时期的各朝历史生活,都在演义小说中得到表现。《三国演义》在实际生活中也产生了巨大影响,据传明清时期的农民起义领袖,曾将《三国演义》中的战案作为“玉帐唯一之秘本”,从中学习 “伏险攻城,设防略地” 的方法。

《三国演义》的研究,经历了一个由评点到考证,再到思想艺术全面研究的过程。现在已成立了全国《三国演义》学会,不定期出版 《三国演义学刊》。建国以后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研究《三国演义》的作者、版本、主题、人物、结构等各方面的问题,尤其在文革后,陆续发表了一批较有深度的论文和专著。

参考文献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