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水长流》作品简析与读后感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汾水长流》作品简析与读后感

长篇小说。1962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作者胡正(1924~),山西省灵石县人,1943年开始文学创作活动,本书是其代表作。书中较深刻地反映了农业合作化运动初期,农村的两条道路、两种思想的斗争,描绘了晋中农村新生活的图景,塑造出一群个性鲜明的人物,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并被改编成电影。

小说开卷,就把晋中平原汾河岸边杏园堡村的几个重要人物推出来,摆在预防霜冻突降的场面中。这里有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带头人、年轻的农业社党支部书记郭春海和他的恋人、青年团员杜红莲,有积极要求入社的雇农王连生,郭春海的自私自利的父亲郭守成,党内投机分子刘元禄,富农赵玉昌等等。不断的天灾,久旱缺粮,使农业社面临严峻考验,刘元禄主张放弃生产,跑运输赚钱,有些富裕中农偷偷倒卖余粮、闹退社、抢牲口,搞得人心惶惶。郭春海针锋相对,坚持修水利,用互借的办法帮缺粮户度过难关,并说服了受蒙蔽的社员。很快,抗旱斗争取得成效,汾河水流进了干旱的田地。刘元禄等人不死心,又企图以“捉奸”来陷害郭春海,以“偷麦”裁脏王连生,但在事实面前,他们惨遭失败,刘元禄被开除出党出社,杏园堡农业社日益壮大,郭春海和杜红莲也冲破阻力办理了结婚登记。从小说生动细致的叙述中,可以感受到当年社会主义改造的磅礴气势,看到和听到广大农民与私有制决裂、踏上新途的身影和足音。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