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营扣答合编》的主要内容,《车营扣答合编》导读
《车营扣答合编》是关于火器和车、骑、步混合编组成营、协同作战之法的古代兵书。又名《车阵扣答合编》、《车营百八扣答说合编》。明孙承宗、鹿善继、茅元仪、杜应芳等著。今有明天启四年(1624)刻本、清同治七年(1868)刊本、同治八年(1869)傅氏长恩阁抄本、高阳师俭堂孙氏藏版刊本、光绪六年(1880)铅印本及 《荆驼逸史》 (道光) 本等。
孙承宗 (1563—1638),字稚绳,又字恺阳,号维城,明高阳 (今河北高阳) 人。万历三十二年 (1604)进士。天启初,累官至兵部尚书,自请督理辽阳、广宁诸处军务,抗击后金。既至,练兵屯田,筑城修堡,建成一道坚固的宁 (远)、锦 (州) 防线。对稳定了辽西走廊的战局起着重大的作用。史称孙承宗知文善武,畅晓边事,并有“沉雄大略”。为明末著名抗清将领之一。后因忤魏忠贤意去职返乡。清军入关,略取高阳,承宗率家人拒守,城破自缢而死。著有《高阳集》等。鹿善继、茅元仪、杜应芳均为孙承宗经略辽东时的幕僚或将领,与孙承宗在辽东前线共同筹画抗金战争事宜。孙承宗追述当时情景说:“日与诸文武大吏肄,撞晚钟而入幕,独坐则思,漏四五下,觉而又思。撞晓钟而起,且与诸文武大吏肄,知则试之,不知则相与探讨。……合之得百有八,借为问,以发诸文武大吏肄。且曰大扣则大鸣,小扣则小鸣,相与舂容而尽也。”(《车营百八扣原序》)“扣”即扣问,询问、请教之意。该书是孙承宗向鹿善继、茅元仪、杜应芳等提出的108个军事问题,然后由他们回答,最后,再由孙承宗加以归纳阐述而成一部军事学术著作。鹿传霖序称此书“乃明季高阳孙相国文正公督师关门时,与僚佐商榷兵法所著。”实际上是孙传宗、鹿善继、茅元仪和杜应芳等在辽东用兵的经验总结,也是他们在实战中探讨军事学术的结晶。
《车营扣答合编》凡4卷,7万余字,由 《车营百八扣》、《车营百八答》、《车营百八说》和《车营图制》4个部分汇编而成。明天启四年刻本仅为第一部分,至清同治以后才汇刻成为完整,得以流传后世。
该书采用古代兵书传统的问答体例,通过提问、回答、解说的形式,阐述军事学术问题。作者对大量使用火器条件下的车营编组及车营作战的108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其中涉及有关车营营制、阵法布列、行军作战及后勤保障等内容,着重阐述了车营的作战原则。该书所论的车营是在戚继光所创车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营阵,它装备有火器的战车,步、骑、辎重合编,具有较强的火力配备和较灵活的火炮运动性能。该书强调发挥火器的作用和各兵种的协调配合,使车营的功效充分体现。指出: “其用车在用火(指火器),其用火在用叠阵;当用火合步骑、舟车、众寡、奇正,无一非火。其用叠阵,合水、陆、步、骑、舟车、众寡、奇正之用火,无一非叠阵。要在耦则互出,奇迹迭变,循环无端,其出无穷。”即是说使车、步、骑、辎各兵种互相更迭运用,以利火力的发扬。临阵作战还须灵活机动,随地制形、因敌制宜、相机而行。这样,才能使枪、刀、弓矢、火炮等兵力兵器 “俱得其宜”。
《车营扣答合编》反映了在明末火器开始大量使用条件下军队的编制、训练和作战形式的若干变化和特点,对研究古代军事史有重要参考作用,并具有一定的军事学术价值。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