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贯》作品简析与读后感
朱皠,字素臣,号笙庵。江苏吴县人。明末清初戏曲家。有传奇19种,现存9种,以《十五贯》最为著名。剧本塑造了执法不阿又善于调查研究的清官况钟的形象。历史上实有况钟其人,《明史》有传,说他“锄豪强,植良善,民奉之若神”,“刚正廉洁,孜孜爱民”。《况太守集》云:“(公)折狱明断,民有奇冤无不昭雪。有熊友兰、友惠兄弟冤狱,公为雪之,阖郡有包龙图之颂,为作传奇,以演其事”。明《醒世恒言》有《十五贯戏言成巧祸》。两熊冤狱是否由十五贯钱引起,史籍失载,或可存疑,但朱皠利用历史上真实人物的事迹,在明传奇的基础上加以改编,来塑造新的文学形象,却是可以肯定的。剧本写况钟在双熊衔鼠入梦示冤的启发下平反熊友兰与苏戌娟、熊友惠与侯元姑两桩冤案的经过,故又名《双熊梦》。《曲海总目提要》评其“情节甚紧凑,唱演最动人”。但剧本的成功之处不在于情节的巧合,而在于塑造了3个不同的封建官吏形象:除况钟外,还有因循守旧的周忱(史有其人,《明史》上说他善理财,为政简易爱民,与剧中不同)和主观臆测的过于执。周过二官虽不是赃吏,却是冤狱的制造者和维护者,有着深刻而广泛的社会意义。1956年,浙江昆苏剧团把由陈静执笔改编的《十五贯》搬上舞台,取得了巨大成功,一时有“人人争道《十五贯》”之誉。
《十五贯》有《古本戏曲丛刊三集》本(影印旧钞本)、许饮流莲勺庐钞本等。解放后,路工、傅惜华编辑之《十五贯戏曲资料汇编》中有《十五贯》校点;198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张燕瑾、弥松颐《十五贯校注》。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