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简介|介绍|概况
五代词篇名。南唐中主李璟作。词牌一作“山花子”。据《十国春秋》记载,此词乃李璟于暑月在北苑曲宴手写赐歌人王感化的。后主即位,感化以其词札上之。后主感动,赏赐感化甚优。马令《南唐书》云:“元宗乐府辞云: ‘小楼吹彻玉笙寒’,延巳有‘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之句,皆为警策。元宗尝戏延巳曰:‘“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延巳曰:‘未如陛下“小楼吹彻玉笙寒。”’元宗悦。”陆游《南唐书·冯延巳传》云:“时丧败不支,国几亡,稽首称臣于敌,奉其正朔以苟岁月,而君臣相语乃如此。”相传王安石曾问黄庭坚:李后主小词何处最好?庭坚以“一江春水向东流”为对。王安石误以中主此词为后主所作,说“未若‘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最好”(《见《苕溪渔隐丛话》引《雪浪斋日记》)。《雪浪斋日记》以为李后主词,说: “意兴凄凉惨憔,实为亡国之音”(《蓼园词选》引)。明沈际飞说:“字字秋气。”(《草堂诗余正隽》)清王国维评曰:“南唐中主词‘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乃古今独赏其‘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故知解人正不易得。”(《人间词话》)今人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说:“内容还是离愁别恨,但境界更阔大,感慨也更深沉了。从作品所流露的浓厚感伤情调看,当是他后期的作品。”夏承焘说:“这虽然是一首描写思妇的词,但实际上作者是通过这个题材来抒写自己的心情。”“他在位的十九年中,都在忧愁悔恨中过日子。”“李璟的词是消极哀怨的,这决定于他的阶级地位和他那种特殊的境遇。但是他能如实写自己的感情,这就不同于内容浮艳空虚的花间体词,他是李煜的先驱”(《唐宋词欣赏》)。靳极苍说:“描写一个少妇远思征人的痛苦之情。”“‘小楼吹彻玉笙寒’,吹的时间长了,于是吹笙的手指就觉得寒冷了,就是停止吹了”(《唐宋词百首详解》)。“小楼吹彻玉笙寒”,俞平伯说:“笙以吹久而含润,故云‘寒’,”“倚阑干”的“倚”,俞平伯说:“明吕明远本作‘寄’,《读词偶得》曾采用之。但‘寄’字虽好,文义比较晦,今仍从《花庵词选》及通行本,作‘倚’”(《唐宋词选释》)。周振甫说: “这首词的作年不详。”而从《南唐书·王感化传》记载来看,好象在即位初写的。从陆游《南唐书》记载来看,又好象在丧败不支时作的,后一说可能符合词的内容。关于首二句的寄托,以及与“细雨”二句的优劣比较,周振甫说:“抛开全篇,光看上半阙,确实是写众芳芜秽,美人迟暮。这正是屈原在《离骚》中所写的,那它的意义就极为深刻,不是‘细雨’一联所能比。结合全篇来看,它是写思妇的怨恨,不是写弃妇。《离骚》的香草美人,可用弃妇来比,屈原被怀王所弃,跟弃妇较合,跟思妇不尽切合。思妇表达夫妇有感情深挚,与怀王弃屈原的情事不合。从思妇的怨恨说,‘细雨’一联写得深细,‘小楼’句更是新的创造,所以推重这联是有道理的。不过词的寄托很复杂,用思妇来比《离骚》的含义,确是不甚切合。倘从另一角度看,作者倘借思妇眼中的众芳芜秽、美人迟暮,用花叶凋零来比周师进攻,割江北地求和,感叹南唐的没落,那末这两句里有家国之痛,又跟《离骚》的家国之痛的用意相似。这种感情,虽不是思念远人的感情,但思妇又对景伤情,感叹自己的青春易逝,也不妨有这种感情。在这种感情里,正不妨借花叶凋零来寄托家国的衰败,这又反映了王国维的家国身世之感,那它就胜过了‘细雨’一联了。总之,赞美‘细雨’一联是从思妇的思念远人着眼的,赞美‘菡萏’一联是从思妇的感伤身世着眼的,这种感伤身世更易引起后世身处乱离中的文士的感触,更会从花叶凋零中引起家国衰败之感,更觉意味深沉。这样看来,王国维的意见更见深沉,在其中更反映王国维的家国和身世之感。”(《唐宋词鉴赏辞典》)徐培均以为王国维“以《离骚》为喻,说明词中有所寄托,当然也极有见解。然而从词的内容来看,主要在于悲秋怀人,它写一个女子看见荷花凋零,自伤憔悴;又在梦中见到征人,醒来却是只身处于回荡着凄凉乐声的小楼。出于万分无奈,她只好泪珠暗弹,倚楼凝望了。”(《唐宋词小令精华》)李璟生活在南唐国势江河日下的时代里,其感伤哀怨的心情表现在词中,便显示出一种衰飒的气象,即便是写男女离情别绪的作品中,也比一般的同类词显得悲怆一些,这首词就是这样。词写得细腻深婉,确为抒情词的上乘之作。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