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寓言史》作品简析与读后感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中国古代寓言史》作品简析与读后感

中国古代寓言历史悠久,题材广泛,名作辈出。此书是一本尝试性的著作,陈蒲清著,1983年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书中按中国古代寓言发展的5个时期分章撰述,即先秦哲理寓言,是古代寓言发生和蓬勃发展的时期;两汉劝戒寓言;魏晋南北朝寓言;唐宋讽刺寓言,是古代寓言创作的第二个高潮时期;元明清诙谐寓言。对重要的作家作品另立专节讲述。书中探讨中国古代寓言的范畴和称谓,认为寓言应具备两条基本要素,即有故事情节,有比喻寄托,言在此而意在彼。“寓言”之名,始于《庄子》。《天下篇》称:“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寓言篇》说:“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寓言”在古代还有各种称谓,刘向《别录》写作“偶言”;《韩非子》中称其为“储说”;刘勰《文心雕龙·谐隐》归之于“隐言”一类;魏晋南北朝时代,受佛经译述影响,将“寓言”径称为“譬喻”;明末,将《伊索寓言》译本称为《况义》。1917年,茅盾《中国寓言》(初编),整理秦汉诸子中的寓言作品,是有关中国古代寓言最早的以寓言命名的独立选本。由于寓言反映现实的间接性与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使它的寓意具有极大的灵活性,使后世从不同角度加以取舍运用,历久弥新。中国古代寓言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丰富了民族语言,以成语而论,如:“游刃有余”、“老马识途”、“高山流水”、“对牛弹琴”等等均来源于古代寓言。中国古代寓言的结构体制还影响到古代一种大型工具书——类书的编纂。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