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竹堂经验方》作品简析与读后感
医药专著。著者元代蒙古族医学家萨谦斋,原名萨德弥实,又名沙图木苏。在元代泰定时期任江西省建昌太守,其间研究了名医方书、采集民间药方,于1326年集为《瑞竹堂经验方》。《瑞竹堂经验方》原有15卷,元明两代曾多次修订刊行。原本失传,现流传版本为清代乾隆年间从《永乐大典》中辑录有关内容而编入《四库全书》的,只有5卷24门。清人丁嘉鱼从明滇府《袖珍方》中再辑录一部分编入《当归草堂医学丛书》中。1957年国内照此版本校印出版,共集方188个。浙江省中医研究所和湖州医中医院收集到日本宽政七年(1795)缮生药室仿明高濂校刻本3册15卷,又从《医方类聚》、《普济方》、《本草纲目》诸书中收载《瑞竹堂经验方》方剂,得344方。名为《重订瑞竹堂经验方》,1982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该书内容为15门,即“诸风门”、“心气痛门”、“小肠疝气门”、“积滞门”、“痰饮门”、“喘嗽门”、“羡补门”、“泻痢门”、“头面口眼耳鼻门”、“发齿门”、“咽喉门”、“杂治门”、“疮肿门”、“妇人门”、“小儿门”。例如“羡补门”列有60个药方,该门医治肾虚、体弱多病、眼目昏花、脏腑虚弱、五劳七伤等症。在这门里开列出不少补药,如人参、鹿茸、麝香等。又如在“小儿门”有33个药方,专门医治小儿呕吐气急、消化不良、脏腑怯弱、热毒斑疹、心神烦闷、痢疾腹泻等病。现在常用的八珍散、四制香附丸都出自此书。尤为可贵的是,此书为适合北方游牧民族生活的需要收有不少治疗骨伤和风寒湿痹的方剂,如活络丹、接骨丹、换骨丸、黑弩箭丸等,方剂配合也灵活周密。该书为13世纪初颇有价值的医药专著。元人王都中、吴澄在序中说:“遇有疾必谨试之,屡试屡验。”明《永乐大典》称其:“处方最为醇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大量收录了该书的内容,此书早已传于海外,实为中国文化的瑰宝。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