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藏》作品简析与读后感
道教典籍总集。道教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不断产生各类阐述教义的经籍。两晋之后,这些经籍陆续被编目整理汇集成“藏”。最早的一本《万寿道藏》于北宋政和(1111~1117)年间镂板刊行,后来,金元各藏皆以此为蓝本。明英宗正统九年刊行《正统道藏》,神宗万历三十五年续刊《万历续道藏》。其后明清历朝印施《道藏》甚多,因兵燹屡劫,存者寥寥,现存明代两种《道藏》5485卷。所集经书,按其渊源和传授系统不同,分三洞、四辅、十二类编排。内容庞杂,除道教经书外,兼收诸子百家部分著作,是研究中国宗教、哲学、历史、医学、药物学、化学、天文、地理以及文学的重要资料。
三洞,即洞真、洞玄、洞神三部,依来源不同而分。天宝君所说经为洞真,是大乘;灵宝君所说经为洞玄,为中乘;神宝君所说经为洞神,是小乘。三君各为教主。凡托名元始天尊的经典入洞真部,“上清经”属之;凡托名太上道君的经典的大洞玄部,“灵宝经”属之;凡托名太上老君的经典入洞神部,“三皇经”属之。四辅,即指太清、太平、太玄、正一四部分的总称。是对三洞的解释。太玄辅洞真,太平辅洞玄,太清辅洞神,正一通贯各部。依次领有老子《五千文》以下诸经、太平经、金丹诸经、正一经等。十二类,即本文类、神符类、玉诀类、灵图类、谱录类、戒律类、威仪类、方法类、众术类、记传类、赞颂类、章表类。三洞之下,各分此十二类,总共有三十六类经。
清康熙以来,为整理、补阙、校正以便于流传收藏计,陆续有人编成《道藏辑要》,如康熙年间的彭定求、嘉庆年间的蒋元廷、光绪年间贺龙骧,1949年陈国符等。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