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书纪年》作品简析与读后感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竹书纪年》作品简析与读后感

又称《古文纪年》,上古时期重要历史文献,战国时期魏国的编年史书。晋武帝太康二年(281)有人在汲郡(今河南汲县西南)盗发魏襄王墓,得竹简古籍数十车,其中有以编年形式记事的13篇,被称为《竹书纪年》,或冠以出土地点,称之为《汲冢竹书》或《汲冢纪年》。此书文简意明如《春秋》,记事同于《左传》,略古详今,记叙了上起夏禹(一说黄帝),下迄魏襄王(一说魏哀王)二十年长达二千年左右的历史。周幽王以后用晋国纪年,三家分晋以后采用魏国纪年,使上古史迹约略可寻,颇具史料价值,堪与《左传》、《战国策》比并,可与先秦诸文献相互佐证。书中所记史事与传统记载多有违异之处,但有些却从甲骨文和青铜器铭文得到印证。如公元前841年西周出现的“共和”,《史记·周本纪》以为是周、召二公共同执政,《竹书纪年》记载为“共和伯干王位”,即共和伯以诸侯摄行天子事。此书记载商朝“中宗”为“祖乙”,与《史记·殷本纪》等史籍认为的中宗是商王“太戊”不同,后验之甲骨文,证明《竹书纪年》为是,《史记》等实非。此书原简早佚,经晋代学者荀勖、和峤、束皙等人整理,作为释文。后历经劫难,不仅原简无存,荀氏等人的释文亦佚。今存《竹书纪年》为后人重编,已非原貌。辑本又分今、古本《竹书纪年》。今本为南宋时重出本,经王国维逐条考订,证为伪书。清代学者朱右曾将散见于南北朝至北宋的古书或注释中称引的《竹书纪年》汇集掇合,裒辑成《汲冢纪年存真》,王国维据朱书撰成《古本竹书纪年辑校》,朱、王二书被称为古本《竹书纪年》。今人范祥雍据王书作《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补正》,由新知识出版社出版。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方诗铭、王修龄著《古本竹书纪年辑证》,1990年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李民、杨择令、孙顺霖、史道祥合著《古本竹书纪年译注》,吸收了最新科研成果,以求诠解有当。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