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义》简析|导读|概况|介绍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封神演义》简介|介绍|概况

明代神魔小说。又名《封神榜》、《封神传》。一百回。关于作者,约有以下诸说。一、许仲琳作。明舒载阳刊本卷二题“钟山逸叟许仲琳编辑”。今人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说:“《封神传》全书一百回,作者许仲琳,南京应天府人,号钟山逸叟,生平未详。虽间有浅陋之处,然其博学广闻,多采异语以入传,则颇使人感到他并不是一位浅陋的学者。张无咎序《平妖传》,曾及《封神传》,则许氏的生代,至迟当在万历,早则或在嘉靖、隆庆。这时,政治界对于文字的罗网似乎最稀,故《封神传》中的叙述,颇有很大胆的地方。”二、陆长庚作。《曲海总目提要》卷三十九《顺天时》条云:“《封神传》系元时道士陆长庚作,未知的否。”今人赵景深《中国小说丛考》说:“元时乃明时之误,长庚乃陆西星之字。”三、明代一名宿所撰。清梁章钜《浪迹续谈》说:“忆吾乡林樾亭先生,尝与余谈,《封神传》一书,是前明一名宿所撰,意欲与《西游记》、《水浒传》鼎立而三,因偶读《尚书·武成篇》‘惟尔有神,尚克相予’语,演成此传。其封神事,则隐据《六韬》(《旧唐书·礼仪志》引)《阴谋》(《太平御览》引)《史记·封禅书》、《唐书·礼仪志》各书,铺张俶诡,非尽无本也。”四、许仲琳原作,李云翔改定评次。今人傅惜华《内阁文库访书记》说:“《封神演义》,明许仲琳撰。万历间,金阊书肆舒载阳刻本,二十册。此书封面,右行小字标曰:‘批评全像武王伐纣外史’,中行大题曰‘封神演义’,右旁有识语一段,下暑曰‘金阊书坊舒冲甫识’。正文首行标曰‘新刻钟伯敬先生批评封神演义’。卷首有‘邗江李云翔为霖甫撰’序文。凡二十卷,共一百回。按此书国内所流传者,如清初刻周之标序本,及通行之四雪草堂订本,其文字评语,与此明本,实亦全同,毫无更易,惟将此明本之序文及撰人名氏,俱为删去。关于此书作者问题,后世久晦,今获睹此本,乃稍知其端绪。据卷首李云翔序云:‘舒冲甫自楚中重资购有钟伯敬先生批阅《封神》一册,尚未竟其业,乃托余终其事。余不愧续貂,删其荒谬,去其鄙俚,而于每回之后,或正语,或反说,或以嘲谑之语,以写其忠贞侠烈之品,奸邪顽钝之态,于世道人心,不无唤醒耳’。所谓钟伯敬评者,自是依托;必云购自楚中,则以伯敬为景陵人耳。据此则作者似即李云翔,然此本卷二首页次行,又明署曰:‘钟山逸叟许仲琳编辑’,所题如此,当非伪撰。惟其他各卷,复无此题,未悉何故?按封面识语有云:‘此时久系传说,苦无善本,语多俚秽,事半荒唐。……兹集乃□□(原缺二字)先生考订批评,家藏秘册。’据云翔亦谓:‘俗有姜子牙斩将封神之说,从未有缮本,不过传闻于说词者之口,因舒冲甫自楚中购得评本,而已为删定评论之。’考元人讲史,旧有《武王伐纣书》评话,即衍此故事,竟云‘从未有缮本’,岂评话于明时即已不存耶?想秘本钟评之说,当出于书贾之夸张,且序题文语恍惚,无从征实。余意编书时,或曾取旧本,以为底本,后更增益之。盖原作者为许仲琳,改定评次者则为李云翔,似可信也。”按四说之中,此说较确。关于该书的思想内容: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说:“书之开篇诗有云:‘商、周演义古今传’,似志在于演史,而侈谈神怪,什九虚造,实不过假商、周之争,自写幻想,较《水浒》固失之架空,方《西游》又逊其雄肆,故迄今未有以鼎足视之者也。《史记·封禅书》云:‘八神将,太公以来作之。’《六韬·金匮》中亦间记太公神术;妲己为狐精,则见于唐李瀚《蒙求》注,是商、周神异之谈,由来旧矣。然‘封神’亦明代巷语,见《真武传》,不必定本于《尚书》。《封神传》即始自受辛进香女娲宫,题诗黩神,神因命三妖惑纣以助周。第二至三十回则杂叙商纣暴虐,子牙隐显,西伯脱祸,武成反商,以成殷、周交战之局。此后多说战争,神佛错出,助周者为阐教即道释,助殷者为截教。截教不知所谓,钱静方(《小说丛考》上)以为《周书·克殷篇》有云:‘武王遂征四方,凡憝国九十有九国,馘魔亿有十万七千七百七十有九,俘人三亿万有二百三十’(案此文在《世俘篇》,钱偶误记),魔与人分别言之,作者遂由此生发为截教。然‘摩罗’梵语,周代未翻,《世俘篇》之魔字又或作磨,当是误字,所未详也。其战各逞道术,互有死伤,而截教终败。于是以纣王自焚,周武入殷,子牙归国封神,武王分封列国终。封国以报功臣,封神以妥功鬼,而人神之死,则委之于劫数。其间时出佛名,偶说名教,混合三教,略如《西游》,然其根柢,则方士之见而已。”今人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说:“《封神演义》中的叙述,颇有很大胆的地方。若哪吒的逼父,杨戬的反殷,都是旧礼教所不能容的,而许氏却言之津津。又通天教主的门下,万汇皆仙,百兽不拒,亦颇使人有仁者泽及万物之感。惟杀戮死伤过多,又过于鼓吹着定命论,却也使人处处感到栗然、凄然,不甚觉得愉快。”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说:“抨击封建暴君的暴政,批判封建伦理观念,这就是《封神演义》所表现出来的反封建的倾向。”今人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说:“它一面假借历史事件,托古讽今,曲折地反映了社会现实;另一方面通过神魔斗法的描写,宣扬了宿命论和‘三教合一’的思想。……小说通过许多情节,暴露纣王设炮烙、造虿盆、剖孕妇、敲骨髓的暴行,这是明中叶以后,厂卫横行,民不聊生的残暴政治现实的折光反映。”该小说是作者以宋元讲史话本《武王伐纣平话》为基础,博采民间传说,并加上自己的虚构,演绎而成的长篇神魔小说。自殷纣王到女娲宫进香亵渎女神开始,至武王灭殷,姜子牙封神为止,通过一系列情节,表现了商末政治纷乱和武王伐殷的史事,肯定了周武王“吊民伐罪”的正义事业,揭露了纣王设炮烙、造虿盆、断胫验髓、剖腹验胎、挖比干之心、醢伯邑考之心,任意杀戮大臣,扰害百姓的残暴行为,曲折地反映了明中叶以后帝王追求享乐的腐朽生活和厂卫横行的黑暗现实;通过哪吒这个形象,对封建伦理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批判。但全书宣扬了宿命论,还用“女人祸水论”来解释纣王的失败,是其局限性。艺术方面,作者想象丰富,以文王、武王的宽惠爱民与纣王的残暴作鲜明对照,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主要人物性格也刻画得鲜明生动,如天真纯洁、具有叛逆精神的哪吒,坚韧顽强、英勇果敢的姜子牙,阴险刻毒、忘恩负义的申公豹等,均富于个性,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