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离情,但不求全责备
原典
别易会难,古人所重;江南饯送,下泣言离。
译释
别时容易见时难,古人对离情特别重视;江南人在为人饯行时,谈到分离就会掉眼泪。
解读
折柳相送,情谊绵长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这是大家都熟悉的《送别》。词中写尽了离愁别绪,让人百感交集。
古人分别时常常会折柳相送,尤其是在文人墨客间,折柳送别成了一种很流行的民间习俗。
“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古时候送别的地方大多是在长亭、桥头或者是柳堤。送别时的习俗很多,要么折柳相送,要么饯行饮酒,要么吹笛唱歌。看着友人远走的背影,人们的心中一定是倍感惆怅的,所以,诗人们当然要吟诗赋词以相送。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写道:“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写道:“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折柳相送,最早的起源应是《诗经》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在很多人看来,“柳”谐“留”音,赠柳表示留念,一为不忍分别,二为永不忘怀。
“别易会难,古人所重;江南饯送,下泣言离。”在颜之推看来,重视离别的人常常都是那些有情有义的人,他们珍视与将离之人的友情、爱情或亲情,不愿因为这场离别而使彼此的感情变淡。当然,有情有义之人在离别时自然会触景生情,内心的情感会以眼泪的方式蓬勃汹涌地流露出来。倘若一个人在离别时毫无伤心留恋、依依惜别的感觉,那么,在人们看来,这样的人会显得无情无义。
王子侯是梁武帝的弟弟,即将到东边的州郡任职,前来与梁武帝辞行。武帝就对他说:“我已经年迈了,现在又与你分别,真叫人无比伤心。”说着话便泪流不止。王子侯勉强做出悲伤的样子,却挤不出眼泪,只好含羞而去。后来,王子侯因为这件事被人指责,坐船在江渚边飘荡徘徊了一百多天,最终还是不能离去。
王子侯因为不重视离情,被人们指责为无情无义之人,可见人们对离情的重视。离别预示着思念的开启,也教我们学会珍惜和珍重。
唐朝时,在安徽省南部青弋江上游有一个叫桃花潭的地方,在这附近住着一位名叫汪伦的隐士,此人好结交天下名士,他对大诗人李白非常仰慕,非常渴望能有机会见他一面。
后来,李白来安徽漫游。当汪伦听说李白要来安徽的消息后,显得非常高兴,便投书相邀。汪伦知道李白酷爱饮酒览胜,便给李白写了这样一封信:“先生好游乎?此地千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
李白收到这封邀请函后,心中格外欢喜,想到世间有人如此懂他,便有了赴约的打算。天宝十四年秋天,李白欣然前来泾川,游览桃花潭。
可是,当他来到桃花潭后,举目四望,并没有看到什么千里桃花、万家酒店,看到的只是满目的荒凉和附近的一家古旧的酒店。当他见到汪伦后,禁不住问道:“您说的‘千里桃花、万家酒店’在哪里?我怎么没有看到呢?”汪伦笑着回答说:“你来时经过的那座山叫‘千里边山’,这潭水名叫‘桃花潭’,这二者合起来不正是‘千里桃花’吗?桃花潭边的那家酒店,主人姓万,这不就是‘万家酒楼’吗?”
听完汪伦的解答,李白这才恍然大悟,笑着连连点头。这时,汪伦便倾诉了对李白的仰慕之情,说自己早就想请他到自己家来做客了,又怕李白不肯光临,因此才写了这样一封信,请李白原谅和宽恕。
李白听了汪伦的一席话,顿时被汪伦的真情所打动。后来,汪伦留李白在桃花潭闲住了几日,和他狂歌对饮,吟诗作赋,好不快乐。临走那天,汪伦送给李白良马八匹,并恋恋不舍地为其送行。李白乘船渐渐远去,回过头来,看见汪伦仍站在岸边,向他不住挥手。李白热泪盈眶,感动至极,诗思汹涌下,吟出一首绝句《赠汪伦》。诗曰:“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古人的送别总是充满诗情画意,在远去的船影中,留下难舍的惜意和离愁。重情之人必然重离别,就像白居易《琵琶行》里写的那样“商人重利轻离别”。只有一心贪恋财富,将情义抛诸脑后的人才会“轻离别”。
当然,也有悲壮的送别。公元前227年,荆轲从燕国出发,去秦国都城咸阳刺杀秦王。在易水边上,太子丹和燕国的宾客身穿白衣白帽为他送行,临走之前,荆轲悲壮地唱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头也不回地上路了。
还有的离别装着人们对旧情旧物的无限留恋,“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在诗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里,我们看到的是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以及对离愁的无可奈何。
当然,颜之推在写离别时还写道:“北间风俗,不屑此事,歧路言离,欢笑分首。然人性自有少涕泪者,肠虽欲绝,目犹烂然;如此之人,不可强责。”北方人的风俗,就不屑沉溺于离情别绪,走到分岔路口的时候就说再见,然后欢笑着离开。有的人天生就少眼泪,即使痛断肝肠,眼睛仍然炯炯有神,对于这样的人,我们不能过分责备他。
颜氏家训精华
重视离情,是对彼此感情的珍视,重视离情的人大都是有情有义之人,但我们不能因为对方不重视离情而过分责备他。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