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仁爱施惠为立身之本
原典
儒家君子,尚离庖厨,见其生不忍其死,闻其声不食其肉。高柴、折像,未知内教,皆能不杀,此乃仁者自然用心。含生之徒,莫不爱命;去杀之事,必勉行之。好杀之人,临死报验,子孙殃祸,其数甚多。
译释
儒家的君子,能够远离厨房,看到活的动物不忍心杀死它们,听到那些动物被宰杀时候的惨叫声音,就不忍心吃它们的肉。高柴、折像这两个人并不知道佛教的教义,可是他们都能做到不杀生,这就是仁慈之人的天然的善心。凡是那些有生命的东西,没有不爱惜自己生命的;要想远离杀生的事,就必须努力做到不杀生。喜欢杀生的人,快要死的时候会遭到报应,子孙会遭殃,这样的事情很多。
解读
用仁慈之心来对待人和事
中午用餐高峰的时间过去了,拥挤的小吃店安静了下来,老板正要喘口气喝口水,有人走了进来。来的是一位老奶奶和一个小男孩。
老奶奶一边数着自己的钱,一边问老板说:“一碗酸菜面多少钱呢?”之后老奶奶要了一碗酸菜面放在了小男孩的面前。小孩吞了一口口水说:“奶奶,您真的吃过饭了吗?”“我吃过了。”老奶奶回答说。于是,没过一会儿小男孩就把面吃光了。
老板看到这样的场面,心中不禁升起了仁慈之心,于是他走到两个人面前说:“老太太,恭喜您,您今天运气真好,您是我们的第100个客人,所以午餐免费。”
又过了一个月,小男孩坐在店的对面在数着什么东西,让屋里的老板吓了一跳。原来这个男孩在数进店的客人,但午餐时间快过去了,小男孩还没数到50个人。
老板很激动,他立马打电话给自己的老顾客:“您很忙吗?不忙的话来我的饭店吃饭吧,我请客。”
就这样小男孩数的越来越多,很快数到了99。于是,小男孩就拉着奶奶的手进店吃饭。
小男孩得意地对奶奶说:“奶奶,这一次换我请客了。”奶奶让自己的孙子招待了一碗面,而小男孩在旁边看着。
老板娘很不忍心地说:“也送给孩子一碗吧。”
老板回答说:“那小孩在学习不吃东西也会饱的道理。”
吃得津津有味的奶奶问孙子说:“我要不要给你留一点?”
孙子说:“不用了,我已经吃饱了。”
一份仁慈之心助长了一棵幼苗,每一棵幼苗长大之后就会成树。人人都有一颗仁慈的心,那这个社会就会有情。
高柴身高不到五尺,在孔子的门下受业,孔子觉得他是一个憨直忠厚的人。子路在季氏那里任职的时候,就举派高柴去做费邑宰。孔子很害怕高柴不能胜任,就对子路说:“你这是伤害人家的儿子啊。”
高柴在鲁、卫两国先后四次为官,历任鲁国费宰、郕宰、武城宰和卫国的士师,是孔子的弟子中从政次数最多、时间最长的一个。鲁哀公十五年,卫国政变,高柴就急急忙忙逃离了卫国,并劝子路不要回宫里去,子路不听他的劝阻,结果回宫遇害。高柴以尊老孝亲著称,拜孔子为师之后,他从来没有违反过礼节,他的仁爱之心也深深地影响了他治理的民众。在担任狱吏的时候,不徇私舞弊,按法规办事,为官清廉,执法公平,有仁爱之心,受到了孔子的称赞和民众的赞扬。
高柴并不是佛家的人,但是他以仁慈被人所知。一个人只要有仁慈的心,那就会受到人们的尊重。仁慈之心是一种宽宏大量。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就是处世宽容、谦虚,对待别人的利益要懂得谦让;对待别人的错误不记旧账……忍得了一时之辱,不意气用事,也不去争一时的黑白。这样就不会伤害他人,也不会让自己处于危险之中。在生活中,我们以仁慈的心面对自己对手的话,最终也会赢得对手的心。仁慈之心是一种艺术,只要我们有仁慈之心,就能获得很多人的心。
中国历史上也有很多没有仁慈之心的人,比如说秦始皇建造长城,有很多人死在了长城的脚下,孟姜女哭长城说的就是因为自己的丈夫修筑长城死了,她哭倒了一片长城。秦始皇的残暴导致全国爆发了很多起义,致使秦朝灭亡。因此,要想获得人心,就要以慈悲的心对待他人,不然就会失去人心,失去人心的人是孤独的,这样的人也会一事无成。
在生活中,有时候一个小小的善行就会成就大爱。善待社会,善待他人,并不是一件多么复杂的事情,但却能给别人很大的帮助,这何乐而不为呢?给迷路的人指点迷津,向那些有困难的人伸出援手,真心地祝贺朋友的成功,等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却能给人带来力量,给自己带来快乐和良心的安宁。
仁慈之心可以让灵魂从心底深处觉醒。当你心怀仁慈之心的时候,你和世界融为一体,凡尘俗世里你我的区分就不再存在,你将会体会到完整的自我。一旦有了仁慈之心,你在宇宙之中不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你的仁慈之心会吸引很多人,你也不会再孤单。
颜氏家训精华
仁慈之心是一个人美好心灵的展现。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日益激烈的生存竞争让人际关系日渐冷漠,仁慈之心也变得很珍贵。也许因为你的仁慈之心,会挽救一个人的生命;也许因为你的仁慈之心,温暖了一颗冰冷的心。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