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瑕》简介|鉴赏
明代文言笔记小说集。共三卷。明钱希言撰。此书是考辨性质的读书扎记。撰者在卷首写有“自序”释“戏瑕”:古学者通儒所著“不免于疏漏”, “刊误辨疑”之“瑕”也在所难免,因而撰者“惟当穷愁孤愤之中,不能废书,见有沿袭舛误者,随笔辄摘,随摘辄记,初订事理字义,兼举礼仪称谓,思与古今立言君子,互相讨论……。”至于这种考辨之所以称“戏”,是由于所辨之“瑕”是否是真瑕,以及撰者对自己的批评意见是否正确,尚留有余地,故来一个“戏”字表示不一本正经。
书中内容,一如“序言”所言,是对诸书中作者认为有误的“事理字义、礼仪称谓”的辨解,但所列大都是从各书中搜觅摘抄的小说。例如录《独异志》一节而辨梁简文乐府中的“爱妾换马”,录《续齐谐记略》而辨“吴荀爱奇”,录《山海经》而辨“青鸟”,录《长恨传》而辨“牵牛织布”等等。类似文章,虽然带有引经据典式的学究腔,与“小说”相背,但所出材料,往往故事精采,读之有味。
尤其是, “戏瑕”者,作者事先就已声明此书为非严肃的考据,因而无论是被考者以及考证资料,来源往往不很讲究,这倒使此书保存了许多人们以往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故事。 例如“随清娱墓碑可疑”一则,撰者考辨一块“司马迁的侍姬平原人随清娱”的墓碑,碑文是:“(清娱)年十七,归迁, 迁凡游名山,必以清娱自随,后随至华阴之同州,而迁召入京师,留清娱于同。已而迁陷极刑, 发愤著书,未几病卒于京。清娱闻之,遂悲愤而死。州人葬之于某亭子下,忘其名,厥后唐褚遂良刺同州,清娱乃感梦于遂良,具言始卒云: ‘上帝悯其年寿未尽以死,因命为此州之神, 庙食一方,然图籍未载,世人莫有知者,以公为一代文人, 求志其墓,光扬幽懿。’遂良欣然命笔,其铭皆四字,不过数句而已。……”撰者写道:“时人以此碑示余,见此见所未见, 而心窃疑之。”实在说,史籍中关于司马迁待妾随迁同游以及为迁殉情而死之事,从无记载。碑文说得煞有介事,并说随氏当时名已湮灭,到了唐代才托梦给褚遂良,求志其墓,还说上帝悯她早死而命她为同州州神之类,明眼人谁能相信? “心窃疑之”是极自然的事。这段碑文本来就是一篇颇具荒诞色彩的志异小说,是根本用不着考什么辨的,而且作者也没有讲清这碑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给他看的,所以其实作者是假了“考辨”的因缘,为我们提供一篇塑造一个殉情女子的精彩故事而已。 《戏瑕》中诸多称作为“戏”的考辨之文,往往如此。为此, 《四库全书总目》列出了《戏瑕》中许多考据不实之处,以为耻笑。例如“‘妇人缠足’一条, (钱)不知秘辛为杨慎伪撰,已为失考,复云‘余见一书,称缠足始于帝辛妲己, 妲已狐妖,故缠其足,此说最古,要必有据’云云。‘东方朔’一条,(钱)称又见一书,其母梦太白云云,不知, ‘一书’者,竟何书也?”不过,我们由此而正可认识到《戏瑕》这本笔记的存在意义:提供了许多明代以前少为人知的小说资料。当然有些篇幅乃是钱希言本人的创作。
《戏瑕》在《四库全书总目》中入子部杂家类,在《千顷堂书目》中入子部小说类并题作《戏假》。有明万历刻本、借月山房汇钞本、指海本、泽古斋重钞本、式古居汇抄本,丛书集成初编本。又有广快书本、续说郛本、五朝小说本、古今说部丛书本,都只收一卷。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