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派诗群·张家骥·我痛哭于蛙声中》新诗鉴赏
我痛哭于蛙声中,
黑暗踞坐在胸膛,
微风荡不去余的忧戚,
雨儿正洒其同情之泪!
我仅有此鲜润红嫩之苹果!
亦已为恶魔所掠!
况彼恶魔环绕着余,并唱着歌,
如寺僧之礼佛而走!
我紧闭了双目,
欲俯伏于睡神之翼下;
奈彼睡神竟鼓翅高举,
使余失了可恃之保障。
常闻足音向我跫然前来!
但终不能瞥见些什么?
此愚昧之生哟!
给余如许之厌倦。
“恐怖永远是一种抽象的、测摸不定的、伴随人们灵魂的内心体验——而不是怕这个怕那个。我们所恐怖的东西是不确定的,但其不确定性并不单纯就是缺乏确定性,而是在本质上不可能加以确定。恐怖启示着虚无”。(海德格尔:《形而上学是什么?》)这首诗使我们体验到一种冥冥中的恐怖,但究竟它是一种什么东西?甚至诗人自己也说不清楚,他“常闻足音向我跫然前来!/但终不能瞥见些什么”。那是老海德格尔所说的“虚无”,所说的命中注定的“忧烦”和“沉沦”!所说的可怕的“时间”!
“我痛哭于蛙声中,/黑暗踞坐在胸膛,/微风荡不去余的忧戚,/雨儿正洒其同情之泪!”诗人的忧惧是深广的,仿佛连绵而幽凄的蛙叫声。也可以理解为诗人是孤苦无依的,他苦难的泣音没有人注意和同情,犹如被聒噪的蛙叫声淹没了 一般无助无望。微风吹不去他的忧戚,整个天空为他洒下了雨水的同情之泪。诗人将自己的恐惧和痛苦移情于物,他所写的不是自然中本来的东西,而是他生命的图景。“我仅有此鲜润红嫩之苹果!/亦已为恶魔所掠!/况彼恶魔环绕着余,并唱着歌,/如寺僧之礼佛而走!”这里的“鲜润红嫩之苹果”,是青春的象征。但是仅能拥有的年轻的生命,也在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凋残。时间“环绕着余,并唱着歌”玩味我们的感叹,那么,人世间还有什么东西是诗人留恋的和信任的?!只有昏睡,“我紧闭了双目,/欲俯伏于睡神之翼下;/奈彼睡神竟鼓翅高举,/使余失了可恃之保障”。紧闭双目是诗人企图对人间忧惧视而不见的象征。但这不可能。生存无时不在发出咄咄逼人的气息,除非死掉而不可能有“可恃之保障”。生命是永远处于一种困境之中,你甚至搞不清是什么东西在时时向你袭来,使你痛苦和沉沦的: “常闻足音向我跫然前来!/但终不能瞥见些什么”。诗人最后的结论是:人是“愚昧”的,人生是“厌倦”的。这正合了象征主义“创作是苦闷的象征”一说。
这首诗从格调到半文半白半欧半古的语言形式,我们都可以看到它刻意摹仿李金发的印痕。事实也正是如此。张家骥是一个李金发的狂热崇拜者。这首诗是他给李金发的一封信中附带的。信中说“先生的诗的魔力,的确使我迷离”。但可贵的是,诗人能从被动的摹仿中走出,写出了有独立生命体验的诗歌:对莫可名状的忧惧的展示。这种展示是独特的和成功的。从生活态度上我们可以不同意诗人的意向,但从诗的审美效果上,我们又为诗人高超的艺术手段而叫好。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