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派诗群·徐迟·微雨之街》新诗鉴赏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现代派诗群·徐迟·微雨之街》新诗鉴赏

雨,没有穷迫的样子,

也不会穷尽的。

飘摇飘摇,

我的寂寞,

泛滥起来。

雨,从灯的圆柱上下降了。

蔷薇之颊的雨,

蔷薇之颊的少年人。

神秘之街上,

雨从街的镜面上升了。

神秘之明镜

从雨的街上显灵了。

我们行走在微雨之街。我们看到了雨丝,我们触到了雨丝,雨丝打湿了我们的身体,我们听到了雨丝掉在地上的声音,我们发冷打了个寒噤。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我们有了视觉的、触觉的、温觉的、听觉的知觉过程。但这雨丝是直接呈现的,我们并没有运用意象和联想来把握它的存在,我们所进行的只是本能的简单过程,而不是艺术的符号过程。

与仅依赖于外在感官的知觉相反,诗人对雨的感觉往往是更为内在的心理感应。对艺术来说,这种“雨”的感觉更真实也更有意义。徐迟走在微雨之街,他观望的是内心的雨。“雨,没有穷迫的样子,/也不会穷尽的。飘摇飘摇,/我的寂寞”。诗人把自我移入到雨这个感性对象中,在这个与自我不同的感性对象身上玩味自我本身。于是,雨丝的“不会穷尽”,就像诗人的寂寞和忧郁在“飘摇飘摇”。“泛滥起来。/雨,从灯的圆柱上下降了。”这里的“泛滥起来”,紧承着“我的寂寞”,是说那难捺的寂寞像雨水一样四溢着、泛滥着,淤塞的胸膛快要承受不了了。另外, “泛滥起来”单独成一个句子,暗示着雨水不休不止已经很长时间了。这是微雨之夜,灯光静静地照着,仿佛在串起雨的珍珠,灯光之外的雨是看不清的,故有“雨,从灯的圆柱上下降了”一句。这个意象简洁优美,雨被缩小集中成一束亮晶晶湿淋淋的光线,给我们以无限的想象空间,让我们去根据自己的美感经验补充。“蔷薇之颊的雨,/蔷薇之颊的少年人。”为什么是“蔷薇之颊”呢?因为灯光,蔷薇一样色彩的灯光!它在照耀,染红了雨,染红了、染醉了少年那寂寞的心和漂亮的脸庞。至此,诗人的寂寞开始消释了,他为美而暂时忘掉了尘世的忧烦,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神秘之街上,/雨从街的镜面上升了。神秘之明镜/从雨的街上显灵了。”雨水镀亮了街道,使它变得像明镜一样,诗人感到雨不是下降,而是幽雅地“上升”。这实在是诗人的心在上升啊!上升到纤尘不染、波澜不惊的唯美境界,那里没有忧愁,没有寂寞,只有明镜一样的景色和明镜一样的心。“神秘之明镜”在显灵,这个精灵就是诗,就是诗人那被蔷薇色的雨唤醒了的一颗心。

这首诗写得空灵剔透,颇有印象派绘画的韵味,诗人在捕捉感觉和对色彩、光线的微妙把握上,堪称是一流的。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