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充闾·淡写流年》原文阅读|主旨理解|赏析|读后感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王充闾·淡写流年》原文阅读|主旨理解|赏析|读后感

王充闾

 

伴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人们心目中的宇宙会不断地向外扩张开去,而就个体生命来说,人生的风景却在这种扩张中相对地敛缩,曾经喧嚣灵海的汐潮,在时序的迁流中,已如浅水浮花,波澜不兴了。淡写流年,就是要恬淡而缓和地解读生命,通过文字来重现一个鲜活的生命真实,描绘一种生灭流转的人生风景。

时间在销蚀生命的同时,自然也接受了记忆力的对抗——往事总要竭力挣脱流光的裹挟,让自己沉淀下来,留存些许痕迹,使已逝的云烟在现实的屏幕上重现婆娑的光影。而所谓解读生命真实,描绘人生风景,也就是要捕捉这些光影,设法将淹没于岁月烟尘中的般般情事勾勒下来。

回忆是中老年人的一种特有的专利。它是对于遥远的童心的痴情呼唤,是重新感受年轻,追忆逝水年华的一种心灵履约,是对于昔日芳华的斜阳系缆。普通的人们毕竟还都天机太浅,既不具备佛家的顿悟,也没有道家坐忘的功夫,总是像《世说新语》中说的“未免有情”,因此,在展现飞逝的生命的过程中,在感受几丝甜美,几许温馨的同时,难免会带上一些淡淡的留连,悠悠的怅惋;而且,由于想象中的完美和过于热切的期待终究代替不了实际上的近乎无情的变迁,所以,回忆常常带有感伤的味道。早在一千一百多年前,玉溪生就在《锦瑟》诗中慨乎言之:“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当时既已惘然,更不要说事后追忆了。

许多生命的图像,在心灵的长期浸染下,已经成为一种前尘梦影,旧时月色,一似飘逝的过眼云烟,或则了无踪影,或则漫漶模糊。由于追忆属于想象的领域,它是在时空变换条件下的一种新的综合,新的加工,因此,凡是追忆都会或多或少、或显或隐地夹杂着本人对于过往情事的重新诠释,包括赋予它以当时未必具备的新的意蕴,新的感受。也正因为这样,所以,无论回忆也好,捕捉光影,勾勒情怀也好,充其量只能是粗具形体的原始素描,而绝非摄影机下原原本本的照相,更不可能是那种记录三维空间整体信息的全息影片。

当然,就算是原原本本的摄像或者全息影片又怎么样,年光已如飞鸟般地飘逝了,留下来的只是一个个空巢,挂在那里任由后人去指认、评说。有人说得更为形象:照片这东西不过是生命的碎壳,纷纷的岁月已经过去,瓜子仁一粒粒咽了下去,滋味各人自己知道,留给大家看的唯有那满地狼藉的黑白瓜子壳。

关汉卿在一首散曲里写道:百岁光阴,七十者稀;急急流年,滔滔逝水。光阴的流逝总是最容易引起人的感慨,尤其是随着年华的老去,“忆旧”也便成了喜好怀思者的习惯。在我们大多数人的印象中,逝去的岁月总是湍急迅疾,带给人的感觉既匆忙而又紧迫。

然而,王充闾所抱持的却是一种从容不迫的态度:要淡写流年。这篇《淡写流年》是王充闾同名散文集中的一篇。不多的文字中,王充闾阐述了自己对于回忆的看法,对于生命的感悟,同时也表露了自己散文的主旨格调。

在王充闾的笔下,回忆有四大特征。首先,回忆是中老年人的特有专利,是对于童心和青春的呼唤。其次,回忆总是“未免有情”。再次,回忆常带有感伤的意味。最后,回忆不等于真实,漫漶模糊的记忆以及新的诠释加工,都使得回忆“充其量只能是粗具形体的原始素描”。

这篇散文文字虽短,却令人回味悠长。王充闾的具有四大特征的“回忆说”自然是新奇有理,此外,譬喻的精彩生动和典故的运用则是散文打动人的最直接原因。

回忆是什么?“它是对于遥远的童心的痴情呼唤,是重新感受年轻,追忆逝水年华的一种心灵履约,是对于昔日芳华的斜阳系缆。”这三个譬喻都以美丽的词句准确地阐明了回忆的本质,运用排比句式,显得尤有力度。而在文章最末,王充闾引用了他人的一句譬喻,用来形容回忆和真实岁月的关系:瓜子仁一粒粒咽了下去,滋味各人自己知道,留给大家看的唯有那满地狼藉的黑白瓜子壳。过去的岁月就是我们已经咽下去的瓜子仁,如今我们的回忆不过是一片狼藉、里面空无一物的瓜子壳而已。

同时,短短一段文字里,《庄子》“天机”、《世说新语》“未免有情”、李商隐《锦瑟》诗句等典故的引用,为整篇散文增添了贯穿其间的从容余韵。

回忆和个人对于生命的体悟是分不开的。王充闾有这样的“回忆说”,他的生命感悟也与人不同。阅历增加,人们对于外界的认识日趋扩大,但个体生命的人生风景却越来越敛缩起来。对于他来说,“恬淡而缓和地解读生命,通过文字来重现一个鲜活的生命真实,描绘一种生灭流转的人生风景”,就是他的生命感悟:淡写流年。

这种从容恬淡的态度,也就是他的散文格调。

与游记散文、写景散文或是纪事散文比起来,王充闾的这篇散文的主题“回忆”,属于“务虚”主题的一种,一般来说很难写得好。但王充闾将理性分析和充满感性意味的譬喻运用夹杂在一起,间或引用典故,却是很好地规避了一般同类散文会有的枯燥感;通篇文气畅通,文字间充满了引人入胜的魅力,灵性和理性的光芒交互闪烁,别有一番韵味。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