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电影·《电影手册》派
《电影手册》是创办于战后的法国电影杂志。这个词专指原该杂志的编辑和评论家改当导演后在电影界形成的流派,这些人基本上属于新浪潮运动,他们当中包括: 让—吕克·戈达尔,弗朗索瓦,特吕弗,克洛德·夏布洛尔,埃立克·罗默尔,雅克·里维特,等等。他们的成长经历大致相同:战时他们已经成年,要上大学或工作。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他们都频繁出入法国电影资料馆,这是他们学习电影的场所。一般来说,他们在此都看过各个国家、各个时代的几千部影片。逐渐,他们开始写一些有关以前的电影或当时新作的评论,并发表出来。他们慢慢地集中在巴赞的《电影手册》周围,《手册》成了他们的论坛。这一阶段他们的工作是评论即将上映的影片,写电影节评述、综观法国影坛,等等。这使得他们有机会对当时的影界大发议论,他们对优质电影、好莱坞电影、年轻人的短片创作等一系列问题的观点主要都是在这个时候发表的,同时,他们自己进行了一些电影实践活动,主要是自筹资金拍短片,他们一般都在50年代中期任《手册》编辑或记者之时有过短片创作,有一些人甚至有过几部。当时与他们共同前进的另一帮年轻人与他们迥异,就是后来构成左岸派主体的巴黎高等电影学院毕业生,这些人也在拍短片。电影爱好者们普遍对后面这批人寄有厚望,因为他们技术更娴熟,而且似乎更有可能统治以后的电影,这样的想法有一定道理,但事实上,手册派的人已找到了足够的投资拍出了有影响的影片,并成为新浪潮的主动力。有人说他们的电影是资产阶级的,主要是因为他们的资金来源深刻说明了这些某种程度上的反叛者与资产阶级的同一,夏布洛尔用的是家庭财产、特吕弗娶了法国最有钱的制片人的女儿,这样,他们的头一部作品才得以问世,就风格而言,这些人是极不相同的,夏布洛尔、特吕弗等人拍摄有情节、较传统的影片,电影技术上也比较规矩。而另一些人如戈达尔,就彻底地革新了电影语言。手册派中有他们这些自始至终光辉夺目的人物,但也有的新人只拍了一部影片就销声匿迹了,有的之后长年得不到拍片。在同一代人中,有的直到后来才耀眼起来。他们同样大相径庭,其中的个别人,如雅克·里维特,似乎更象是左岸派的导演而不是《电影手册》派的。尽管如此,我们仍能看到他们的若干共同性: 他们崇尚电影的电影,不希望有其它艺术来干扰他们的影片;他们持“作者电影”的主张,并且——起码在口头上——主张艺术的自由创新; 他们不太熟悉技术问题,因而在他们的影片中较难看到娴熟的技巧,但是有时这也正为他们一反电影语言常规创造了条件; 政治倾向一般偏左乃至极左。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