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格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亚历山大格

一种法国诗体,每行有12个音节。自16世纪以来,它成为法国诗歌的标准音律格式,其重要性与拉丁诗歌中的六音步诗行以及英国诗歌中的无韵诗体相同,主要用于戏剧诗及叙事诗。法国最早的亚历山大格出现在12世纪初期的《查理大帝耶路撒冷出征记》一诗中,其中一些较长的诗行即用亚历山大格取代了法国史诗传统的十音节格式。但是它的得名是来之于12世纪末期的一首传奇诗歌:《亚历山大武功赞》,歌颂历史上流传的亚历山大大帝的丰功伟绩。这种诗体在以后的300多年中湮没无闻,直到16世纪才被J·A·德·贝夫重新采用,并广泛出现在龙萨(1524—1585)和其他“七星诗社”诗人的作品中。17世纪时,许多著名的剧作家,特别是拉辛(1639—1699),对这种诗体作了改进和完善,以后它就成了法国正统诗歌的主要音律格式。早期的亚历山大格就带有一定格律。17世纪诗人经过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探索,为它建立了一整套严格的规则,特别是第六个音节以后的停顿几乎成为标准格式,例如:

Je le vis,je rougis,‖je palis a sa

vue(Racine,Phedre)

剧作家高乃依(1606—1684)、莫里哀(1622—1673)和拉辛(1639—1699)都在运用这种诗体中表现出个人特有的风格。但此后这种诗体就变得机械呆板,直到法国浪漫主义运动兴起时才又获得了生机。当时的改进主要是词的移行广泛使用,每行有两处停顿,这种称之为“亚历山大三步体”的格式在运用上也比较自由。如:

J’ai disloque | ce grand niais |

d’alexandrin....

(Hugo)

这种格式在魏尔兰(1844—1896)的作品中达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他谙熟音乐,不屑于墨守韵脚,可以得心应手地使用不读音的元音“e”,使亚历山大格接近于自由诗体。自象征主义兴起以来,这种诗体因诗人风格不同而表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格式,它可以表现为马莱伯(1555—1628)派诗人的那种格律严格的格式,也可以表现为象征派的那种自由变化的格式。

亚历山大格对其他几种语言的诗歌也有重大影响。特别是荷兰语诗歌,从17世纪初期到1880年左右一直广泛采用这种诗体。17世纪时,它也是德国诗歌中常见的格式。当时在法国“七星诗社”影响下,奥皮茨派诗人广泛地运用了这一诗体。德国诗人格吕菲乌斯(1616—1664)发现这一诗体与他自己所常用的对偶排句风格十分切合而乐于采用。西班牙的十四音节诗体也是在亚历山大格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意大利诗体同样受亚历山大格的影响。英国诗歌的亚历山大格与法国的有所不同,主要是诗行稍长。不像法国诗体每行由4个、间或由3个可以变更的重音组成,英国的亚历山大格每行包含抑扬格的6个重音。英国诗人斯宾塞(约1552—1599)就娴熟地运用这种较长的诗行,写成了他的名著《仙后》。其他一些英国诗人,如德雷顿(1563—1631)、布朗宁(1812—1881)和布里奇斯(1884—1930)都曾用亚历山大格写过诗。但是一般说来,英国较长的作品很少连续使用这种不很灵便的诗体。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