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才子传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诗人评传。十卷。元辛文房撰。辛文房(生卒年不详),字良史,西域人。曾官省郎,能诗,与王伯益、杨载、卢亘齐名。有《披沙集》,已佚。

《唐才子传》对唐五代诗人事迹,特别是中晚唐诗人事迹,记载尤详,保存了唐五代诗人大量的生平资料。三十六篇传后对诗歌发展、诗人及其诗艺得失的论评也颇多精辟之见。如李白传、杜甫传后论评云:“能言者未必能行,能行者未必能言。观李、杜二公,崎岖板荡之际,语语王霸,褒贬得失。忠孝之心,惊动千古;骚雅之妙,双振当时。兼众善于无今,集大成于往作。历世之下,想见风尘。惜乎长辔未骋,奇才并屈,竹帛少色,徒列空言,呜呼哀哉。昔谓杜之典重,李之飘逸,神圣之际,二公造焉。‘观于海者难为水,游李、杜之门者难为诗。’斯言信哉!”又如殷文圭传后评论云:“唐季,文体浇漓,才调荒秽。稍稍作者,强名曰诗。南郭之竽,苟存于众响,非复盛时之万一也。如王周、刘兼、司马札、苏拯、许琳、李咸用等数人,虽有集相传,皆气卑格下,负鱼目唐突之惭,窃碔韫袭之滥,所谓‘家有弊帚,享之千金,不自见之患也。’文圭稍入风度,间见奇崛,其殆庶几乎?”但是,《唐才子传》的错误也是不少的,如卷二《高适传》说高适“永泰初卒”,又说:“选至德迄大历述作者二十六人诗为《中兴间气集》二卷”。高适既然在“永泰初”(765)已经逝世了,怎么还能去选大历(766—779)时期作者的诗呢?这是极为明显的错误。再说,《中兴间气集》的编选者系名高仲武者,不是字仲武的高适。这一点,陆游《渭南文集》卷二十七《跋中兴间气集》早已指出,他说:“高适字仲武,此集所谓高仲武,乃别一人名仲武,非适也。”又如卷五《戴叔伦传》说戴叔伦是“贞元十六年陈权榜进士”。但《文苑英华》卷九百五十二权德舆《朝散大夫容州刺史戴公墓志铭》则说:“戴叔伦卒于贞元五年。”再如卷七《李商隐传》云:“商隐廉介可畏,出为广州都督,人或袖金以赠,商隐曰:‘吾自性分不可易,非畏人知也。’未几,入拜检校吏部员外郎,罢,客荥阳卒。”查《新唐书》卷一百三十《李尚隐传》云:“迁广州都督、五府经略使。及还,人或袖金以赠,尚隐曰:‘吾自性分不可易,非畏人知之。’”显然,《唐才子传》将李尚隐误为李商隐了。可以说,《唐才子传》的错误是举不胜举的。辛文房自己也不认为这部书是完美无缺的,他希望同志者继续这一工作,使这部唐代诗人传记更完善。他在《唐才子传序》末说:“异方之士,弱冠斐然。狃於见闻,岂所能尽!敢倡斯盟,尚赖同志,相与广焉。”

明清时期对于《唐才子传》也毁誉不一,明代的杨士奇在《东里文集》卷十《书唐才子传后》中批评说:“唐以诗取士,三百年间,以诗名者,当不止于辛之所录。如郭元振、张九龄、李邕之徒,显于时矣,而犹遗之,况在下者乎?而辛所录又间杂以臆说,观者当择之。”而清代的丁丙在《唐才子传题识》中则对此书大加肯定,他说:“继往开来,别具微旨。伸真黜妄,雅具体裁。评论得失,好而知恶,非徒知诵而不知尚论者。”杨、丁两人都只说对了一面。实事求是地说,《唐才子传》是一部有特点、有错误,但又很有用的书。

成书于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后佚。现存《唐才子传》的本子有两个系统,一个是从《永乐大典》中辑录而成的四库本,分八卷。一个是日本翻刻元椠的五山本,十卷。天瀑山人翻刻于《佚存丛书》中,是为天瀑本。三间草堂本、指海本、粤雅堂本等大都据此翻刻,校以四库本。1957年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用日本本重印,另附指海本校记,但错误较多。1987年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周本淳《唐才子传校正》以天瀑本为底本,三间草堂本为主要对校本,并附录有关资料及人名索引。1995年中华书局出版傅璇瑞主编《唐才子传校笺》(全五册),最为详备。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