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研究·诗学概念·虚与实
古代诗学概念。它是在唐以后随着意象、意境等理论的发展而形成并日趋成熟的。唐诗僧皎然《诗议》:“夫境象非一,虚实难明。有可睹而不可取,景也;可闻而不可见,风也。虽系乎我形,而妙用无体,心也;义贯众象,而无定质,色也。凡此等,可以偶虚,亦可以偶实。”(见《诗学指南》卷三)又宋李涂《文章精义》云:“庄子文章善用虚,以其虚而虚天下之实;太史公文字善用实,以其实而实天下之虚。”在中国古文论中,虚与实各具相对的独立内涵,又兼该历代艺术实践中创造的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的丰富内容。同时,它还和有与无、心与物、形与神、情与景、空灵与质实等审美概念,存在着横向互渗的复杂关系。综合言之,虚与实的理论义蕴主要可分为文艺本原、艺术思维、符号载体三个层面。在中国古代,文艺本原论的最终依据是哲学本体论,在这个层面上,虚与实可以和有与无意思相通。“无”是指超越人的言、意、感觉之外的宇宙本体,或称为“道”,它是听之不闻,视之不见,搏之不得,无声无臭,无形无状的,永恒存在于一切之中。《老》《庄》中的“虚”、“无”即是。“有”则是指能够被人以言、意、感官所把握的形形色色的实理、实象。宋张载《正蒙·乾称篇下》云:“有无、虚实通为一物者,性;不能为一,非尽性也。”清王夫之注云:“惟性则无无不有,无虚不实,有而不拘,实而不滞。”从本体论上探索了虚与实有辩证统一关系。这是艺术中“虚”与“实”的理论得以产生和开展的哲学根据。而前引皎然和李涂论“虚实”,则是进一步在艺术思维层面上展开论述。作为艺术创作的对象、内容和材料之所谓“实”,是指生活中真实发生或出现的人和事物。“虚”则指作家虚构的故事和人物。清李渔云:“实者,就事敷陈,不假造作,有根有据之谓也;虚者,空中楼阁,随意构成,无影无形之谓也。”(《闲情偶记·词曲部·审虚实》)文学家创作之时,应该虚者实之,实者虚之,有无相生,虚实互用,艺术形象或意境才能具有典型化的意义,而无固定刻板的艺术模式。明屠隆《与友人论诗文》云:“顾诗,有虚,有实,有虚虚,有实实,有虚而实,有实而虚,并行错出,何可端倪? ……杜若《秋兴》诸篇,托意深远;《画马行》诸作,神情横逸;直将播弄三才,鼓铸群品,安在其万景皆实?而李如《古风》数十首,感时托物慷慨沉著,安在其万景皆虚?”人称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写“实”圣手,但杜诗精神是“实”中有“虚”;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是设虚高人,但李诗微妙又在“虚”中涵“实”,经典作家作品,无不虚实辩证统一。“虚”有时又可指文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兴趣韵味;“实”则可指作品中描摹的景物。王夫之论情景,即与虚实相通(见《薑斋诗话》)。而在符号载体的层面上,虚与实主要又指各种不同的艺术技法。如虚写与实写,“实”指正面直接的铺陈描写,“虚”为间接侧面的渲染照应。而在语言艺术方面,“实”指实词,“虚”指虚词的运用。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一:“律诗重在对偶,妙在虚实。……实字多则意简而句健,虚字多则意繁而句弱。”他以为遣词用字,“惟虚字极难”。上述“虚”与“实”多层涵义,当自细辨。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