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研究·诗学概念·穷而后工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诗词研究·诗学概念·穷而后工

古代诗学概念。语见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颠水涯,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欧阳修“穷而后工”之说,源自唐韩愈《荆潭唱和诗序》:“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是故文章之作,恒发于羁旅草野。”但比较而言,欧阳之说更具体而富于理论意义,因为他进一步接触到作家的生活遭遇对其创作成就的重要作用。封建社会的正直文人和进步知识分子,往往在政治上受到压抑,遭遇种种困况,理想破灭,襟抱难开。但正是这种富贵者所缺乏的生活压抑,激发了文学家的斗志,鼓舞了诗人深入观察事物,接触穷苦人的生活。由于触事感物,忧思悲愤,因而从积极方面发扬孔子诗“可以怨”的精神,进而兴于怨刺,用诗歌来批判现实,发泄不平,唱出了穷困者的心声,写出了光辉的诗篇,引起了千古的感情共鸣。诗人的境遇愈是穷困,触物起兴,托于怨刺的面也就愈丰富,生活体验和现实感受就愈深刻,在创作上就能够写人情之难言,因而愈穷则愈工。他所说的“非诗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正是封建社会中许多优秀作家和天才诗人在创作上获得成就所走过的苦难历程。如屈原因长期放逐而赋《离骚》,杜甫因国破离乱穷饿飘泊而成诗圣,诗仙李白卒于流放赦还途中……。而欧阳修所称颂的同时诗人梅尧臣,也是“穷而后工”的代表人物。后来如苏轼等多受欧阳修影响,其《次韵和王巩》诗云:“谪仙窜夜郎,子美耕东屯。造物岂不惜?要令工语言。”其《答陈师仲书》又云:“诗能穷人,所以来尚矣,而于轼特甚。”黄庭坚《题韩忠献诗杜忠献草书》云:“杜子美一生穷饿,作诗数千篇,与日月争光。”唐宋以后,“诗穷而工”之说影响更加深入人心。但它在理论上有一定的局限。因为“穷苦之辞”以外,也还有许多好诗佳作。如今人钱钟书《诗可以怨》(见《文学评论》1981年第一期)云:“因为‘穷苦之言’的好诗比较多,从而断言‘穷苦之言’才能构成好诗,这在推理上有问题。”韩愈和欧阳修都“犯了一点儿逻辑错误”。不过功过相比,理论启迪要大得多。另外,后世不善学者,无病呻吟,这则是另一回事,并非“穷而工”的理论偏差所致。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