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研究·诗学研究·读杜心解
杜诗注本。六卷。清浦起龙撰。起龙(1679—?)字二田,号山伧,无锡(今属江苏)人。雍正二年(1724)进士,曾任苏州府学教授,著有《史通通释》、《酿蜜集》等。浦氏参考了清初以前的各家杜诗注本(以钱谦益、朱鹤龄、仇兆鳌三家居多),加以抉择,并根据自己的研究心得,提出了一些独立的见解。其书名之由来,盖亦本乎孟子“以意逆志”之义,故在该书“发凡”中说:“吾读杜十年,索杜于杜,弗得;索杜于百氏诠释之杜,愈益弗得。既乃摄吾之心印杜之心,吾之心闷闷然而往,杜之心活活然而来,邂逅于无何有之乡,而吾之解出焉。”他着重于潜心领悟杜诗主题思想,以解为主,以注为副,在会心诗旨方面往往超越前人。注释力求简明扼要,不作过于繁琐的征引与考证,并且注意结合历史背景、历史事实的考核来阐释篇章大意,故颇能提出一些新的见解。同时,书中着重讲解章节大意,所作注解评论,较之钱注杜诗、朱氏注杜等书,多有立异之处,而考订年月、印证时事,亦颇能正诸家之疏舛。卷首的“读杜提纲”尤能提炼读杜诗的要领及杜甫一生节概。此书按体分为六卷:五古、七古、五律、七律、排律、绝句。每卷又分若干子卷,若以子卷计之,则共二十六卷。而著者尤重视编年,认为“杜诗非循年贯串,以地系年,以事系地,其解不的”,故又于各体之中,一一编年,又特于卷首另列编年诗目录一册,以醒眉目。然此种编排,亦颇受非议,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起龙是编,则于分体之中,又各自编年,殊为繁碎……自有别集以来,无此编次法也。”且于赋笔杂著,不另分卷,而散附各诗之后,有些作品与诗毫无关联,未免强为牵合,不伦不类。评注方法方面,其以封建忠君思想曲解杜甫之处,亦不下于仇注,以致湮没了某些原作的光辉,而在纠正仇注疏漏的同时,其注释也有不少疏漏,有些旧注的失误也相沿未改。此书之写作,始于康熙六十年(1721),成于雍正二年(1724),由浦氏宁我斋刊行。1961年中华书局据宁我斋本标点并铅印成三册,由陈毅署题书名。书前附王志庚点校说明、浦氏发凡、两《唐书》所载杜甫传、元稹《唐故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杜氏世系表略、少陵编年诗目谱、读杜提纲及读杜心解目录。书末为篇目索引。该本于1977年由中华书局重印,书前附加重印说明。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