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研究·诗学概念·妙造自然
古代诗学概念。指诗歌创作元气充沛,精神发越,臻于自然高妙的境地。语出唐司空图《诗品·精神》:“欲返不尽,相期与来。明漪绝底,奇花初胎。青春鹦鹉,杨柳楼台。碧山人来,清酒深杯。生气远出,不著死灰。妙造自然,伊谁与裁?”司空图《诗品》列二十四品目,另有“自然”一品,以“当然而然,不知其所以然而然”(杨廷芝《廿四诗品浅解》)为自然。此“精神”一品则强调“自然”之境的取得必以“精神”为底蕴,并非是不经意地随手拈来皆“自然”。首先当收摄心气,使精神振作;次则求环境之契合,譬如春日之鹦鹉,杨柳掩映下的楼台,诗人有清酒深杯相伴,有高人逸士相往来,则精神愈益爽发,此时“生气远出”,落笔为诗,便可臻于自然之妙境。因为宇宙万物自然之道本是充满蓬勃生机的,故司空图于此强调指出有生气、有精神者为自然。此亦与“自然”一品所谓“俱与道往,著手成春”之意相合。就此清孙联奎《诗品臆说》解释道:“文字不自然,精神不振作故也,有精神自能入妙。余尝爱杜诗‘两个黄鹂’绝句一首,无一字不精神,无一句不自然,通首摸之有棱,掷地有声,又浑融无迹,则诚妙造自然而不容人裁正者也。”以自然为贵的审美观肇端于道家,老子认为天地万物本于“道”,“道法自然”。庄子批评“澶漫为乐,摘僻为礼”(《马蹄》),指出“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天道》)。这是一种以质朴为自然的审美观。然自然本身又是丰富多彩具有无限生机的,故渐渐地以生动为自然的审美观也出现了。钟嵘《诗品》引惠休语称谢灵运诗如“芙蓉出水”,李白《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诗亦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来赞美自然的艺术风格,均着眼于自然的生机。但是,司空图的“妙造自然”,又进一步将自然的艺术风格与作者的精神相联系,认为只要诗人有真思想,真感情,一任至情至性的自然流露,就能“生气远出”,“妙造自然”,其诗力追造化,具真精神而万古常新。这一理论认识,可说更进了一层。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