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研究·诗学概念·用事
与诗学有关的古代文论概念。钟嵘《诗品序》:“至乎吟咏情性,亦何贵于用事?”“用事”就是用典。刘勰《文心雕龙·事类》篇最早从理论上对用事进行了阐述:“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即借助古代的事情以类比映证所要表达的论题或事物。诗歌创作中运用故事,可以达到含蓄蕴藉、深沉浑厚的艺术效果。王昌龄《出塞》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诗中巧妙运用了汉代将军李广的故事,以对古代人物的景慕反衬现实中的缺憾,可谓“婉而成章”,不致锋芒毕露。诗歌中的用事,还可以烘托气氛,熔铸意境,使诗歌艺术形象更丰满感人。辛弃疾《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王国维《人间词话》评为“章法绝妙,且语语有境界”,即得力于词中一连用了四个故事。从典故运用的方式,用事可分“直用”和“反用”二种。直用是不改变故事的原来结构和涵义,“反用”是反故事其义而用之。《出塞》诗中李广故事,即属直用。李商隐《贾生》诗:“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汉文帝召回起用放逐长沙的贾谊,对人才重视,这是故事的正面。李商隐却从这件事生发感慨:汉文帝明知贾生有治国之术而不问,却问起鬼神之事。这就是反用故事。严有翼《艺苑雌黄》说:“直用其事,人皆能之;反其意而用之,非学业高人,超越寻常拘挛之见,不规规然蹈袭前人陈迹者,何以臻此。”诗中是否必须用事,不可一概而论。钟嵘反对用事,是针对当时任昉等作家动辄用典,“文章殆同书钞”的风气说的。王安石曾说:“诗家病使事太多,盖皆取其与题合者类之,如此乃是编事,虽工何益? 若能自出己意,借事以相发明,情态中出,则用事虽多,亦何所妨。”(《蔡宽夫诗话》引)诗中用事,贵在自然切当,不露痕迹,如水中着盐,饮水乃知盐味,不可有意为之。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