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研究·中国古典诗论在俄苏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诗词研究·中国古典诗论在俄苏

1916年,俄苏汉学奠基人瓦西里·米哈伊洛维奇·阿列克谢耶夫出版硕士论文《中国论诗人的长诗——司空图〈诗品〉》,从此俄苏的中国诗论研究从无到有,日渐成长。这篇论文具有方法论意义,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被奉为典范。阿列克谢耶夫在其他方面也多所开拓,例如,他翻译了《典论·论文》、《文赋》和《诗品》,发表了《中国山水画家——诗人论自己的灵感和自己的山水画》(1945)、《书法家和诗人谈书法艺术的奥秘》(1947)等文章。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期,他又致力于中西文论的比较研究,写成《罗马人贺拉斯和中国人陆机》(1944)一文,还把古典主义文论家布瓦洛与明代宋濂、袁黄作对比。在他身后,这些论文由人结集出版。阿氏的后继者为数不多,如沃斯克列辛斯基、李谢维奇、戈雷金娜、波兹耶涅娃,但在他们的推动下,中国古典诗论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五六十年代是多产期,大多典籍的翻译完成于此时,并有专著问世。其中有几部重要著作,如李谢维奇的《古代与中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学思想》、戈雷金娜的《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初中国的美文学理论》。李著阐释中国诗论中最基本的概念、术语和范畴,在许多问题上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戈著第二章亦介绍中国传统的诗歌概念,以及对诗歌创作特点、创作性质的认识。七十年代以来,俄苏的中国诗论研究日趋活跃,发表的论文和专著数量可观,涉及面较广。《诗大序》、《典论·论文》、《文心雕龙》、《诗品》、《人间词话》等,均有人作专门研究,包括总体研究、专题研究、比较研究等类型。俄苏学者立场正确、态度真诚,这是他们能做出科学评价的重要原因。而且他们倾向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注意考察一种学说、观点产生的历史条件,从宏观视野把握对象间的内在联系。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