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人物·诸葛亮
中国古代最著名的 “贤相”。字孔明,琅琊阳都 (今山东沂南县) 人。先祖诸葛丰曾任司隶校尉,父亲诸葛圭为太山郡丞。诸葛亮早年丧父,偕弟依随在外为官的叔父诸葛玄。后来,诸葛玄失官,投依荆州牧刘表,诸葛亮兄弟也随同来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隐居在襄阳附近的隆中,躬耕陇亩,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不以为然,只有好友徐庶了解他,称为 “卧龙”。建安十二年(207) 冬天,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这位被汉献帝称为 “皇叔”的落难英雄不惜三顾茅庐,与之相见。在这次历史性的会见中,诸葛亮向刘备分析了当时的局势,提出占领荆州、夺取益州,联合孙权、抗拒曹操,进而成就霸业、统一天下的战略,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当时,诸葛亮才二十七岁。刘备感叹地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而从诸葛亮的角度说,刘备有知遇之恩,故诸葛亮从此为刘备 “兴复汉室”的事业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刘备定都西蜀后,诸葛亮出任丞相,总管蜀汉的军国大计,在内政外交方面都显示出非凡的才能。后人因受《三国演义》误导,以为诸葛亮 “神机妙算”、“用兵如神”,事实上,正如史学家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 中指出的,诸葛亮是管仲、萧何一类的相才,“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治戎为长,奇谋为短”,他所主持的几次北伐,几乎都是以失败告终。孙刘联合,是他促成的,但火烧赤壁,却是由周瑜导演的。他用兵的优点是谨慎,缺点是太谨慎,因而缺乏权变,致使其在军事上难以有大建树。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君臣关系,历来被人称道,被视为一种典范。刘备在病逝前夕,曾推心置腹地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成大事。如嗣子可辅,则辅之; 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诸葛亮回答说: “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诸葛亮倾心辅佐蜀后主刘禅,绝无贰心,一如其言。诸葛亮治国治军素以严整著称,他心细如发,事必躬亲,连前线运输军需的 “木牛流马” 也是他亲手设计。公元234年八月,他再次兵出祁山,在五丈原与司马懿对阵。当诸葛亮的使者来到魏营中时,司马懿不问军事,却只问诸葛亮的饮食起居和他所处理事务的繁简,使者说: “诸葛公早起晚睡,罚二十以上,皆亲自过目,食量不到数升。” 司马懿说: “诸葛亮将死矣。” 诸葛亮果真呕心沥血而死,遗命葬在前线定军山。此前,诸葛亮曾向蜀后主上表称: “臣在成都有桑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不用愁。至于臣在外任,随身衣食,取之于官,绝不别治生业,以增加私财。臣死之日 ,保证不会内有多余的布帛,外有多余的财产。” 果如其言。据陈寿 《诸葛亮集序》称: “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 又据 《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 《襄阳记》: 沔南名士黄承彦对诸葛亮说: “听说先生在选择媳妇,我家有丑女,黄头发黑皮肤,但才华与先生相配。”诸葛亮就同意了这桩婚事。当时人以为笑乐,乡里便传开谚语: “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